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4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提出断裂拗陷带型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华南具有特色的类型,而陆相断陷盆地中喷流-沉积矿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1958年作者在湘西进行研究工作,收集了一些关于板溪群资料,发现了板溪群中的不整合面及复理石建造,这对江南古陆前震旦纪地层的分层及地质发展史的说明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The Duolanasayi gold deposit, 60 km NW of Habahe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s a mid-large-scale gold deposit controlled by brittle-ductile shearing, and superimposed by albitite veins and late-stage magma hydrothermal solutions.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pyrite, which are contained in the light metamorphosed rocks (limestone, siltstone), altered-mineralized rocks (chlorite-schist, altered albite-granite, mineralized phyllite), quartz veins and carbonatite veinlets. The pyrite is the most common ore mineral. The Au-barren pyrite is present mainly in a simple form and gold-bearing pyrite is present mainly in a composite form. From the top downwards, the pyrite varies in crystal form from {100} and {210} {100} to {210} {100} {111} to {100} {111}. Geochem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molecular contents of pyrite range from Fe1.057S2 to Fe0.941S2. Gold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Mn, Sr, Zn, Te, Pb, Ba and Ag. There are four groups of trace elements: Fe-Cu-Sr-Ag, Au-Te-Co, As-Pb-Zn and Mn-V-Ti-Ba-Ni-Cr in pyrite. The REE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REE (ΣREE) ranges from 32.35×10 -6 to 132.18×10 -6; LREE/HREE, 4.466-9.142; (La/Yb)N, 3.719-11.133; (Eu/Sm)N, 0.553-1.656; (Sm/Nd)N, 0.602-0.717; La/Yb, 6.26-18.75; δEu, 0.628-2.309; δCe, 0.308-0.816.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 34S=-2.46‰--7.02‰) suggest that the sulfur associated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was derived from the upper mantle or lower crust.  相似文献   
14.
曲晓明  王鹤年 《地质科学》1997,32(4):445-454
暗色包体、岩石地球化学及Nd.Sr同位素的研究一致表明,胶东金矿区的郭家岭岩体是由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混合比大体为3:2.该岩体岩性均一,缺少长英质端元和过渡性岩石类型正是壳幔岩浆混合程度高的表现。以胶东群地层150MPa.850℃条件下的部分熔融产物(熔体分数约35%)作为长英质端元,最偏基性的闪长质包体作镁铁质端元,按3:2的混合比较好地模拟了该岩体的成分,同时也满足了分层岩浆房发生整体对流的动力学条件。根据暗色包体计算了岩体的侵位速度,结果表明该岩体很可能是沿着现在的艾山岩体所占据的断裂通道侵位的。岩体呈EW向带状产出反映了基底构造——栖霞复背斜对该岩体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胶东金矿含金建造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的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确定了在胶东半岛存在有重要的含金建造一上太古界至下元古界胶东群。该建造起源于地槽发育早期的基性火山活动。通过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断裂重熔岩浆作用,原始地层中的金活化转移,形成各种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伟晶岩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发现伟晶岩和似伟晶岩的矿物包裹体均以气液包裹体为主,不同矿化伟晶岩的包裹体不相同。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以水蒸气为主,有一定量的CH_4、N_2、O_2及CO。成矿伟晶岩包裹体的电导率较高,富Na~+、K~+而贫Ca~(2+)和Mg~(2+),阴离子成分有较大差异,这与矿化元素在成矿溶液中的不同迁移形式有关。作者还测定了包裹体溶液中成矿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这对于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和地化找矿标志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红十井金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K_Ar同位素年龄 ,氢、氧、硫、铅等同位素测试和流体包裹研究 ,结合红十井金矿床的地质、矿区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了红十井金矿床含金建造与金矿关系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红十井金矿床为晚古生代裂谷带火山岩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_低温热液矿床 ,矿体赋存于中石炭统玄武 (玢 )岩及凝灰质砂岩组成的含金建造内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金建造 ,矿化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成矿年龄为2 0 9~ 2 6 7Ma。成矿流体为岩浆水、玄武 (玢 )岩和凝灰质砂岩的变质水、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 ,δD为 - 114.6‰~ - 6 8.8‰ ,δ18OH2 O变化为 - 2 .47‰~ 5 .91‰。成矿温度为 115~ 381℃ ,成矿压力为 471.8× 10 5~ 6 75 .9× 10 5Pa ;流体盐度w(NaCleq)为 2 .18%~ 16 .77% ,平均 7.79% ,流体属中_低盐度、H2 O_CO2 体系。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上地气物质迁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地气测量反映出4000多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间接批示了该地区的含气性。地气物质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器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这些纳米级微粒由于具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得它可以与地壳中上升气流的气体相吸咐,随着垂向迁移的气体而上升。不断产生的纳米级微粒被上升气流带到地表,从而在地表形成地气异常。  相似文献   
20.
南极GRV 99027陨石是二辉橄榄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L-S)的火星陨石,具有嵌晶、非嵌晶和冲击熔融袋结构。矿物模式组成以橄榄石(55%)、辉石(37.5%)为主,有少量熔长石(6%)、铬铁矿(1.5%)以及微量白磷钙石、陨硫铁等。本文在阐述该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稀土元素及氢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该陨石∑REE总量低;橄榄石及辉石以HREE富集为特征;熔长石富LREE,且具高正的δEu;副矿物白磷钙矿含量虽少(约0.2%),但具有极高的∑REE,LREE≈HREE,δEu负异常明显。GRV99027全岩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L-S陨石的模式十分相似,而与SNC其它类型陨石的REE分配模式不同,反映不同类型火星陨石物质源区不同。火星陨石氢同位素以高δD为特征,各类含水矿物对陨石δD的贡献不同。陨石磷酸盐矿物中δD-水含量间一般没有正相关性,间或存有弱的负相关性。根据GRV99027陨石的矿物学模式,REE分配模式,及氢同位素特征,可以确定GRV99027陨石为L-S陨石。为了探讨GRV99027陨石的物质源区及演化历史,我们广泛收集了L-S火星陨石的Sr,Nd,Pb,Os和稀有气体同位素资料。GRV99027与同类L-S陨石的物质来源为原始火星幔源区;约4M a(溅射年龄)经天体强烈碰撞溅射,在宇宙空间经历不同时间的运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不同),随后进入地球引力范围,先后陨落在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