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4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曲晓明  王鹤年 《矿物学报》1997,17(3):302-309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胶东金矿区的重要岩体,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0.6Ma,岩体中常见一种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具有淬火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及索列特扩散分带,表明它们是由来自地幔的高温玄武质岩快速冷凝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32.
胶东金矿区两种花岗岩之间熔融再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为初始物,采用纯水和H2O-CO2混合物(x(H2O)=0.70)两种实验介质,在1.5×102MPa和不同温度下(740℃,770℃,810℃,850℃)进行部分熔融实验,验证了胶东金矿区与金矿密切相关的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与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之间的熔融再生关系.结果表明,栾家河岩体是由玲珑岩体在810℃,1.5×102MPa,水不饱和(x(H2O)=0.70)条件下经18%的熔融形成的.实验结果与岩体中大量发育CO2包裹体的地质事实相符合,从熔体分离机制上阐明了两岩体之间的生成关系.  相似文献   
33.
曲晓明  王鹤年  饶冰 《矿床地质》1998,17(Z6):997-1002
以胶东金矿区的天然花岗岩—— 栾家河岩体为初始物,在150 MPa,850℃条件下研究了金在花岗质熔体与不同成分(NaCl,KCl,Na2S)、不同浓度(0M,0.5M,1M,2M)流体之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在NaCl溶液中的分配系数KD最高(0.226~0.835),KCl和Na2S溶液中较低(0.074~0.041),纯水中最低(0.005)。在高温溶液中金的AuCl和AuCl2-两种络合物可能都是稳定的。结合胶东花岗岩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成岩作用特点,本文指出,胶东地区对形成金矿最有利的岩体是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和尚庄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34.
与前人的划分不同,本所指的郭家岭花岗岩只包括郭家岭和丛家两个岩体。由郭家岭岩体的5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0.6±3.48Ma,(^87Sr/^86Sr)i=0.71127、R=0.99955,表明该岩体支运动末期形成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表明该花岗岩是由壳幔物质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35.
金的赋存形式及其有关地球化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作用不同阶段中,金的赋存状态也不同。其变化规律决定于金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因此讨论其赋存状态时必须从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入手。本文试图阐明金的赋存形式,形成机理及其研究方法。一、金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金的原子序数79,属第六周期I_B族元素(Cu、Ag、Au)。原子结构5S~2 5P~6 5d~(10)6s~1,是镧系之后的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充填方式为内层充填,表现亲Fe(Pt)性和亲Cu(S)性。充填方式也决定了金的主要地球化学参数—电离势、(9.22电子伏特)、负电性(2.3)、氧化—还原电位(Au~ e=An 1.68V,Au~(3 ) 3e=Au 1.42V)—“三高”的特点,因而金的化学性质显惰性,常呈自然金出现。  相似文献   
36.
王鹤年  梁英  徐伟彪 《岩石学报》2006,22(2):491-502
GRV 99027陨石是二辉橄榄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L-S)的火星陨石新成员,具有嵌晶、非嵌晶和冲击熔融袋结构。矿物模式组成以橄榄石(55%)、辉石(37.5%)为主,有少量熔长石(6%)、铬铁矿(1.5%)以及微量白磷钙石、陨硫铁等。其矿物的化学成分较为均一,无分带现象。橄榄石组分为Fo_(69.1~76.6)Fa_(23.4~30.9),平均Fo_(72.4)Fa_(27.6),低钙易变辉石为En_(59.3~75.1) Fs_(20.5~26.9)Wo_(3.1~14.9),平均En_(68.6)Fs_(23.5)Wo_(8.0),普通辉石为En_(46.6~53)Fs_(13.1~16.1)Wo_(31.9~37.8),平均En_(50.7)Fs_(14.5)Wo_(34.8),熔长石为An_(43.6~59.3) Ab_(40.2~54.6)Or_(0.5~1.8),平均An_(52.4)Ab_(46.7)Or_(0.8)。该陨石的结晶顺序是:亏损的火星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母岩浆最先结晶的是嵌晶区的橄榄石和铬铁矿,随后易变辉石晶出,呈主晶包裹橄榄石和铬铁矿;此后,橄榄石、易变辉石、普通辉石持续结晶,直到残余熔体在晶隙形成斜长石和白磷钙石等。在这陨石中的易变辉石和普通辉石共存,二辉石温度计显示平衡温度为1000~1190℃(平均≈1146℃)。GRV 99027经历的亚固相再平衡,其程度为ALH 77005≈GRV 99027>LEW 88516>Y 793605。GRV 99027经受的冲击压力为30~45 GPa,,局部达到60~80GPa,冲击后温度可能<600℃。  相似文献   
37.
陈骏  王鹤年 《矿床地质》1993,12(3):202-211
河台含金剪切带中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表明,在剪切过程中REE的活动性与流体/岩石的比例以及流体运移聚集的方式有关。在水/岩比低的深层韧性剪切环境形成的糜棱岩中REE的组成具有继承原岩的特点;在浅层脆性环境以充填方式形成的含金石英脉中REE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流体;在中浅层过渡环境形成的含金硅质体中REE的分布则受到原岩和流体的共同影响。微量元素的研究证明了河台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韧性阶段。由变质热液沿剪切带的渗滤扩散形成含An小于1×10~(-6)的糜棱岩;②韧-脆性阶段。因剪切带的张开和流体的充填交代在剪切带内产生含An 10×10~(-6)~100×10~(-6)的硅质岩或石英脉;③脆性阶段。受各种张性构造控制在剪切带以内或以外形成含Au 1×10~(-6)~5×10~(-6)的晚期石英脉。  相似文献   
38.
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第19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收集的97块普通球粒陨石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陨石的岩石学类型、化学群、冲击变质和风化类型。共发现5块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GRV 020011(L3),GRV 020035(H3),GRV 020054(H3),GRV 020137(L3)和GRV020169(L3)。化学群分类的结果是H群陨石24块,L群70块,LL群3块。多数样品的冲击变质程度较低,但也有少量样品具有S5型的冲击变质特征。样品的风化程度普遍较低,仅GRV020055(H5),GRV022123(L5)和GRV022462(LL6)3块陨石达到了W3型。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了第19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收集的97块普通球粒陨石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陨石的岩石学类型、化学群、冲击变质和风化类型。共发现5块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GRV 020011(L3),GRV 020035(H3),GRV 020054(H3),GRV 020137(L3)和GRV020169(L3)。化学群分类的结果是H群陨石24块,L群70块,LL群3块。多数样品的冲击变质程度较低,但也有少量样品具有S5型的冲击变质特征。样品的风化程度普遍较低,仅GRV020055(H5),GRV022123(L5)和GRV022462(LL6)3块陨石达到了W3型。  相似文献   
40.
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回收的11个陨石均具有球粒结构,确定为普通球粒陨石。研究了这些陨石的岩相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化学群-岩石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个普通球粒陨石中,4个为H群,6个为L群,1个为LL群。其中GRV 020010(LL3)和GRV 021481(H3)的两个陨石是稀少的、在我国尚末见过的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陨石磁化率的测试,初步探讨了磁化率在陨石化学群分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