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CT平扫测量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高管健康查体职工475例,均接受胸部CT平扫检查,测量相应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有斑块组165例和无斑块组310例,并进一步以BMI (kg/m2)“24”、“28”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界限,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129例、超重组258例和肥胖组88例。分别研究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有无颈动脉斑块者的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体重组有颈动脉斑块者45例,无斑块者84例;超重组有斑块者86例,无斑块者172例;肥胖组有颈动脉斑块者34例,无斑块者54例,3组中有颈动脉斑块的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均大于无颈动脉斑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排除BMI因素,心外膜及心周脂肪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土体本构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以等向压缩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无黏性土等向压缩特性的分析,发现无黏性土等向压缩状态下压缩指数的大小与当前孔隙比和球应力密切相关,进而提出了以当前孔隙比和球应力为变量的可分离函数表示的压缩指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个可以描述无黏性土压缩特性的三参数压缩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初始孔隙比下无黏性土等向压缩试验的孔隙比-应力关系。与以极限压缩曲线为参考线建立的压缩模型相比,在拟合低应力区无黏性土的孔隙比-应力关系时,提出的新模型更具有实用性。新模型也可为无黏性土建立本构模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3.
为了验证多频GNSS跟踪站接收机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相关性,为GNSS跟踪站接收机后续研制做出贡献。基于多品牌多频GNSS跟踪站接收机比测试验,评估了观测数据的伪距噪声,对伪距噪声序列、伪距零基线双差序列进行自相关分析,进而对P-L序列从时域和频域角度进行滤波周期分析,验证了多频GNSS跟踪站接收机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多频GNSS跟踪站接收机观测噪声满足相应标准,不同品牌跟踪站接收机的伪距观测量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相关性,为削弱观测数据的伪距噪声,不同品牌跟踪站接收机对伪距数据做了不同周期的Hatch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74.
何进  王龙  王首智  林兴元  田华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12-113,120
高边坡是指高度超过30米的岩质边坡或者高度超过20米的土质边坡。高边坡通常是人工改造地质体的工程设施,其稳定性受到自然山坡、地质条件和人为改造程度等的影响,笔者根据高边坡施工经验,对高边坡常见的各种变形病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以提出勘察设计的具体方法,对于高边坡工程施工,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5.
在已有GIS理论与空间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涪陵区DEM、降水、温度、农用地质量等级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数据,综合使用FME与ArcGIS的数据链接集成、可视化与图解建模等功能,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发现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分布与其他地理要素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此模型主要用于解决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利用等指数部分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6.
地理矿情是指矿区或矿业城市与资源开采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化规律等一系列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地理矿情信息是加快矿山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矿山的必要前提。本文重点对地理矿情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矿情监测的基本内涵、内容体系,分析了地理矿情监测与矿山基础测绘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地理矿情监测的核心业务及地理矿情数据获取、处理、成果服务等业务流程的特点,为顺利开展地理矿情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2008年台风“凤凰”的移动过程及对江苏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2008年08号台风“凤凰”的移动过程及其对江苏降水的影响。由其移动路径和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以及影响江苏降水环流形势的演变可以发现,“凤凰”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引导;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风为台风降水输送了丰富的水汽,给江苏地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冷空气的侵入也是台风“凤凰”登陆后造成江苏持续性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时冷空气的入侵也破坏了台风的暖心结构,加快了台风的消亡。  相似文献   
78.
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技术及气藏成藏期的确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确定天然气藏的成藏期,进行了自生伊利石的^40Ar/^39Ar法同位素定年实验.实验重点解决了自生伊利石的^40Ar/^39Ar法定年的几个技术难题:第一,粘土矿物的提纯,避免伊利石以外的含K矿物混入;第二,自生伊利石与碎屑伊利石的分离;第三,克服核反冲造成的Ar原子丢失.利用冷冻一加热循环碎样技术获得高纯度的粘土矿物;通过阶段加热得到的年龄谱可以区分自生伊利石与碎屑伊利石;利用“显微包裹”技术有效克服了核照射反冲问题.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气田研究发现。二叠系储层中的伊利石有2种年龄图谱:一种只有自生伊利石的坪年龄;另一种图谱既有自生伊利石的坪年龄,也有碎屑伊利石的年龄,形成二阶式的图谱.通过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推断,天然气的最早充注时间晚于169~189Ma.实验的结果表明,冷冻加热循环碎样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伊利石以外的含K矿物混入.是获得高纯度粘土矿物的关键技术;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天然气藏的成藏期.  相似文献   
79.
唐晓音  郭帅  熊小峰  纪沫  王龙  郭佳 《中国地质》2022,49(1):336-338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南海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板块的交汇区,受到特提斯域和太平洋域的双重制约作用,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位于华南大陆与南海海盆的连接部位,是海盆扩张及周缘块体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其独特的构造环境,丰富的地质记录以及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吸引了众多地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南...  相似文献   
80.
张伟  龙闹  李盛港  王龙 《热带地理》2024,(2):212-225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尝试将生态恢复潜力、修复效率纳入研究范畴,建构了生态本底-格局-潜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框架,通过生态优先修复区的识别实现修复效率的提升。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显著下降,自然恢复力良好与保护政策支持强的地区存在空间错配。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发现:1)生态维持区占总面积的7.7%,应以综合改善为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2)生态保护区面积占44.5%,作为生态安全的底线区域,应以保护为主,加大政策管制力度。3)生态提升区面积占11.9%,应通过多样化、持续的维育措施为主,以强化区域生态网络的冗余度。4)生态修复区面积占35.9%,此中,优先修复区是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与政策扶持的地区,应以实施长期、渐进式的修复工程为主;协同修复区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应当协同上级政府或区域联合治理,提升区域整体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