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李泓  张珊瑛 《浙江气象》2000,21(3):8-10,16
使用1994~1998年客观分析资料,用概率映射法作因子非线性变换,分别普查了因子与杭州夏季高温概率的相关性,找出一些高相关因子对其进行REEP分析,在此基础上构造杭州高温概率预报模式。经过1999年的试用,效果较满意,对实际业务预报服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数据,对2012年春季南京地区首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产品(VWP)在降水各阶段都呈现出相应的图像特征:中上层降水云系向下扩展而同下层降水云系"连接",形成"ND"楔形区域,是降水即将开始的一个信号;降水发展阶段大风区底高变化与雨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大风区底高持续下降并维持某一高度后的30 min内,雨势增强明显,随着大风区底高的快速升高,雨强也迅速减弱。降水末期中层"ND"的出现预示着降水云系逐渐消散,风向杆位置的连续下降预示着降水即将减弱停止。逆风区断裂位置及边缘地带对应着强降水的落区。由雷达基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散度信息较好地反映了此次降水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3.
84.
徐家围子断陷是我国断陷湖盆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区块之一,其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是勘探的主力目的层,储层致密是该区致密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观测、压汞测试和物性统计,分析了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的特征,从沉积、成岩角度讨论了储层致密的成因。研究表明,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差,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储集空间具有孔隙-裂缝双介质特征,孔隙类型多为长石溶孔、岩屑溶蚀,孔隙结构复杂,缩颈型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占主导地位,裂缝类型为压裂缝。储层特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近源搬运背景下砂砾岩的成熟度低,高含量的塑性岩屑和泥质杂基不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沉积物粒度和埋深决定了微裂缝的发育程度。成岩作用通过储层埋藏史影响储集物性,储层原生孔隙在早期快速深埋过程中大量减少,导致后期生烃流体运移不畅,限制了溶蚀作用的发育规模;同时,溶蚀期以后砂砾岩储层再次埋深并经历强烈的胶结作用,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再次遭受破坏,最终形成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  相似文献   
85.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IPCC AR6 WGⅡ)重点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适应性和脆弱性。报告以最新的数据、翔实的证据、多元的方法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相比于AR5,AR6 WGⅡ取得了以下进展:1)内容上明确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归因于人为气候强迫、非气候因子作用和天气敏感性识别等三类;气候变化带来的127个关键风险将变得广泛、普遍或不可逆转,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可大大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损失和破坏,指出来适应转型的重要性;2)在评估方法上,AR6采用了最新的SSPs和RCPs组合的SSPs情景,综合性更强;3) AR6对风险和解决方案的关注有所增加,并在AR5的基础上明确了5个“关注理由(RFCs)”的关键风险面临的风险水平将在较低的全球变暖水平上变为高到极高;4) AR6明确了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将适应和减缓相结合以支持气候恢复力(CRD)发展,指出了立即行动以应对气候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6.
通过采样分析四川德阳地区地下水中Hg、As、Cr6+、挥发酚、氰化物、Fe、Mn的污染状况,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德阳地区地下水对成人健康的风险。通过经口暴露和皮肤暴露两种途径计算,结果表明,成人对Hg、挥发酚、氰化物3种非致癌物质的经口暴露和皮肤暴露终身健康危险度均低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As、Cr6+、Fe、Mn 4类物质经口暴露健康危险度比较高,其中As为可接受风险水平的171.9倍,Cr6+为可接受风险水平的446.9倍;皮肤暴露健康危险度贡献率总体比较小,绝大部分是由Cr6+提供;As、Cr6+对居民潜在的致癌风险非常明显。经口暴露是地下水影响该地区居民终身健康并构成潜在风险最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板桥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对可动流体的影响,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先进实验方法,定性描述了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差异,定量分析比较了2个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提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可动流体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孔喉数量配置比作为表征姬塬地区与板桥地区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上的差异的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具有良好相关性,2个地区长6储层在微观孔隙结构参数中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孔喉数量配置比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
柳妮 《地质与勘探》2017,53(6):1208-1218
探讨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内储层非均质性,为后期储集层精细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两个重点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SSC4主要发育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SSC7发育C1和C2两种结构类型,且SSC7的C1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强,为最有利勘探目标;次要勘探目标为SSC4的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中较强非均质性的储集砂体,SSC7的C2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但本身物性较差,勘探意义不大。这为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勘探提供地质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9.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南海珊瑚礁演变出生境各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对特殊生境的适应离不开体内共生微生物类群的调节.分析共生微生物的生态特征有助于了解珊瑚的环境适应机制,同时可以对珊瑚未来的进化趋势做出评估.本研究从南海低纬度的南沙群岛(NS)和西沙群岛(XS)以及相对高纬度的海南陵水(LS)3个珊瑚礁区采集一...  相似文献   
90.
The results from investigation of large quantity of fault outcrops and artificial earthquakes suggest that the Lin-tong-Chang’an fault zone mainly consists of two faults. One is the Majie-Nianwan fault that separates a branch of Wangjiabian-Houjiawan fault on the right bank of the Bahe River; the other is the Hujiagou-Shoupazhang fault that separates a branch of Zhongdicun-Tangjiazhai fault in Tongrenyuan and Shaolingyuan. As tensional dip-slip normal faults, the faults distribute with approximately parallel equal intervals in local regions and the profiles drop in a step-like form to the northwest, presenting a Y-shape combination. The result fro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fault is about 5~8 km in depth, which is not only a basement fault, but also a listric normal fault in the deep stratum. The Lintong-Chang’an fault is a typical outstretching rift system under the NS-trending ten-sion stress field. At the same time, affected by the sinistral strike slip of the Yuxia-Tieluzi fault, the fault extends like a broom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southw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