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利用陕西省9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8年1-12月降水现象仪观测记录和人工观测记录的平行资料,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陕西20站降水现象仪基本能满足业务需求,其余79站均需要延长平行观测时间。建议进一步完善仪器性能,优化相关数据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32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底部稳定存在一套凝灰岩夹层,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层.本文对盆地西南部罗36井和庄211井长7底部的凝灰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分析,分别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241.3±2.4)和(239.7±1.7)Ma.结合凝灰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U/Th元素比值,认为其为岩浆成因锆石,其年龄代表延长组长7底部凝灰岩的沉积年龄介于239.7~241.3 Ma.这一测年结果充分说明延长组底部存在中三叠世地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议将长10~长8油层组单独划分出来,仍用铜川组命名,而将长7~长1段严格限制在狭义晚三叠世延长组范围之内.通过探讨分析认为,延长组长7油层组底部的凝灰岩是印支早期秦岭主造山运动的沉积响应.这期构造运动促使延长组沉积期湖盆古地貌和沉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为后期延长组沉积期湖盆的成烃、成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23.
向海湿地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分析向海湿地8种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氮形态和全氮含量差异,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沼柳群落下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三棱群落最低;而香蒲群落下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碱蓬群落最低;根系分布较深的植物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氮素一般高于根系分布较浅的植物群落;除辣蓼群落下土壤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外,其它各群落下土壤无机氮均以铵态氮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2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3油组是近年来该区油藏评价新层系,分析砂岩中自生矿物特征对储层致密化机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长3油组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3.35%,渗透率为4.90×10-3μm2,为低孔低渗透致密储层,目前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技术和手段,研究自生矿物的含量、类型、分布及成岩共生序列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绿泥石包膜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后期孔隙式充填降低了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伊利石易堵塞孔隙喉道,导致储层物性变差;高岭石沉淀往往与长石溶解伴生,局部溶蚀作用强烈;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作用发育,镜下溶蚀现象少见,对储层的发育有破坏作用;石英次生加大边和自生晶粒占据了大量孔隙空间,同时石英也增强了岩石的抗压能力,对孔渗影响不大。总体上,长3油组自生矿物胶结对储集物性起负面效应,是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25.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发现晚新生代伸展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 我们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首次发现晚新生代正断层。 这些正断层发育于西南坳陷的东北部, 走向 NE-SW, 剖面上组合成堑垒构造, 个别剖面上显示负花状构造特征。 正断层主要发育于新生界, 向上断至的最高层位是第四系更新统下部。 倾向相反的正断层向下交汇后断距消失, 断层继续向下延伸的情况不清楚。 根据断距 变化和生长指数计算, 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 持续演化至更新世早期。 正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与以往在阿瓦提凹陷、巴楚隆起和塘沽孜巴斯坳陷发现的晚新生代正断层基本一致, 正断层活动时间为 ca. 3~2 Ma。 它们形成于一个区域性弱伸展构造应力场, 代表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 塔里木盆地脉式挤压冲断过程中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相似文献   
326.
1 序  言对领家带的超基性岩,吉村(1940)对爱媛县四孤岛的作了很好研究,其他各地的亦作了详细而很好地调查。黑田和田奇(1969)获得相同意见,说:“在领家带全无橄榄岩类岩石,堇青石岩仅有少量产出;该处的橄榄岩、蛇纹岩和所有的类似岩石,也完全没有发现。笔者在调查属于领家带高绳半岛南部的高绳变质岩时,在松山市西部的北斋院町岩子北部及大可贺町丸善石油制所南部的忽那山西海岸(图1)发现了蛇纹岩和其同类的岩石,已作过概要报导。另外还有一部份,宫久以此作为讲演发表了”。2 产  状该处位于领家带的南端,有变质的古生界和领家期末期…  相似文献   
327.
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世界洋中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大规模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化过程,正是这种过程才决定了其整个历史时期大洋自然界的演化。  相似文献   
328.
在日本围网主要用来捕捉鲱、沙丁鱼、鲐、竹筴鱼、鳀、大眼鲱和金枪鱼。由于这些鱼类游速很快,所以作业时网具必须尽可能快速包围和收拢。作业成功与否主要根据起、放网的速度,其次是网具的沉降速度。网片材料选择围网的网片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材料最好具有快速沉降的性能。对于已加工过的材料的性能来说,较重和较硬的连续纤维网线是较好的。长纤维紧捻的网线比短纤维  相似文献   
329.
史前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发现并学会利用可锻的红色自然铜卵石.从那时到现在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一直持续地进行着.后来又发现了铁、铅、锡们其它一些金属,使找矿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古代采矿人员根据他们的原始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作为找矿工作的基础,这些资料多少世纪来逐步现代化,但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早就认识到,某些金属通常在一定的区域内的矿脉中伴生,特别是产在褶皱山脉或其侵蚀后的残余体内,初步确立了构造与矿化位置之间的关系.还认识到某种特定的矿床和某种特定的侵入火成岩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两个基本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构成现在金属矿找矿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0.
近年来中国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世界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影响国外油气供给的因素纷繁复杂,因此,进行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区域选择非常必要.本文依据油气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地理位置和与中国的外交关系4个标准对中国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区域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确定了中亚和俄罗斯、中东和北非、东南亚、南美4个战略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