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质学   12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冀北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热液成矿系列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2.
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重要的矽卡岩多金属成矿带,牛苦头矽卡岩型矿床位于该地区中西段,为祁漫塔格地区探明的中–大型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鉴于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以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存在争议,笔者通过LA–ICP–MS及热表面电离质谱Re–Os同位素测试技术对锆石及黄铁矿年代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苦头矿区M1矿段10线钻孔底部成矿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62.2±2.7)Ma、(361.8±3.4)Ma,与主成矿阶段闪锌矿密切共生的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59.2±6.3)Ma。牛苦头矿区矽卡岩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时代耦合于(362.2±2.7)~(359.2±6.3)Ma,表明该矽卡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力西期晚泥盆世。黄铁矿初始187OS/188Os值为0.13±0.24,表明牛苦头铅锌矿床金属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形成于晚泥盆世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构造–岩浆旋回中碰撞–后碰撞的拉伸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23.
金属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研究——以夹皮沟金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是一个有18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硐老山空”,曾于1960年闭坑停产,但由于开展了矿山周边部的找矿工作,发现了新的矿床和矿体,很快恢复了矿山的生产,至今已近40年.该区找矿勘查史对如何在生产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李清地铅锌银矿床近期找矿获重要进展,该矿床为与中生代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大脑包山为中心发育的环状与草药放射状断裂构成的火山机构制约了铅锌银矿化的产出.以往一直认为控矿断裂走向为NE向,虽投入大量勘探工程,仅获得小型独立银矿储量.研究发现,其成矿规律表现为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矿带,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铅锌银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中,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附近形成富厚矿体,这一控矿构造的重新认识,直接导致了李清地矿床找矿的新突破,发现富厚铅锌、银、金矿体.目前矿区相继发现多条NW向含矿断裂,显示出整个李清地矿区具有大型以上的铅锌、金、银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125.
长期以来,甘肃西成地区的SEDEX型铅锌矿被分为南矿带沉积改造型与北矿带沉积变质型,二者容矿层位、容矿地层层序及成矿地质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二矿带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笔者发现,二矿带成矿的相似性远多于差异性.厂坝-李家沟矿床容矿地层层序倒转,灰岩系统在下,片岩系统在上,层序与南矿带相同。西成盆地存在多个近东西向的铅锌矿带.北矿带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两个矿带成矿的差异性更多地表现在后期改造作用的方式上.厂坝-李家沟矿床的改造是在“原地”相对“干”而“封闭”的体系内完成,从而保留有完整的条纹条带状沉积特征.而南带众多的铅锌矿床的改造作用是原地的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异地”、“湿”的(经历热液过程)和相对开放的条件下在构造虚脱部位沉淀富集成矿.并有部分外来物质参与。而引起这种改造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则是区内印支期与酸性侵入岩浆作用有关的变质作用程度不均一。  相似文献   
126.
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是最重要的两类钨矿床,其成矿作用过程与成矿机制不同。矽卡岩型钨矿成矿作用经历了大规模隐爆过程,沟通了岩浆系统与地下水系统,体系中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参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岩浆热液体系与地下水体系的混合是大规模成矿的重要机制。石英脉型钨矿则不然,虽然发育大规模的控矿断裂体系,但成矿分带不明显,甚至发生逆向分带,大部分钨矿顶部以线脉带尖灭于砂岩中,矿床外围也不出现独立的铅锌矿体;一般划分不出明显的多成矿阶段,也不发育隐爆角砾岩;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变化范围小,无明显的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成矿流体的混合或降温演化过程皆不明显;成矿物质及流体都来自岩浆岩,成矿过程中无显著的外来成矿物质和/或大气降水的参与。与矽卡岩矿床相比,石英脉型钨矿成矿系统总体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石英脉两侧的云英岩化蚀变规模较小,石英的δ18O及流体包裹体δD变化很小,成矿体系的水/岩比例较低。形成黑钨矿石英脉的成矿流体可能并非简单的岩浆期后热液,而是一类含水相对低富含硅质和成矿物质的高温流体,通过快速充填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7.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是中国著名的大型铅锌矿床。在凡口矿区新发现有类似奥陶系岩性的地层,与寒武系一起构成矿区的浅变质基底,其δ13CV-PDB值为-6.5‰、δ18OV-SMOW值为14.9‰,在矿区各地层中最小,受热液作用影响最弱,主要受岩性影响。由深至浅,泥盆系地层的δ13CV-PDB、δ18OV-SMOW值逐渐增高、87Sr/86Sr值逐渐减小,该段岩层的主赋矿层位(D2d和D3t)δ13CV-PDB接近零,δ18OV-SMOW在18‰左右,稳定同位素的变化除受岩性影响外,主要受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石炭系(C2ht)白云岩的δ13C平均值为2.17‰,δ18O平均值为21.9‰,与其他层位性质明显不同,为矿区的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