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利用2002年8月末莱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模型主要状态变量对参数改变的灵敏程度。  相似文献   
62.
邢涛  韩建光  朱广辉  刘志伟  牛云飞  祝玉函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12-2022092012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针对自动气象站软件系统出现用户权限故障问题,,通过对软件系统配置文件和参数文件的分析,浅析用户权限出现故障时的检查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根据赤霉病与降水、温度、湿度、日照、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豫北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气象模式、不同时效的预测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豫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防御系统YWSPS。YWSPS由预测预报、实时监测、会商服务、决策防治和信息反馈5个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67.
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以南风成相带划分和认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至少在末次冰期初,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以南就已存在风成的砂丘砂、亚砂土和黄土岩相带。末次冰期以来的全球冷期中,造成砂丘砂、亚砂土和黄土沉积的NE和NW风系及其影响下的风力未有显著变化,因此,这几个风成相带沉积界线亦没有明显移动。自那时以来的全球暖期,塔克拉玛干和其南部,气候暖干,导致四周山地冰雪大量消融,于本区形成冲积,洪积。然而,冲洪积作用并未能改变风成相带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68.
检查DEM精度最可靠的方法是人工判读高程法.理论上,如果人工判读高程法直接用于从等高线自动生成DEM,则生成的DEM是检查不出误差的.本文分析了人工判读高程的原理,论述了将其直接用于生成DEM的方法和过程,经试验,该方法生成DEM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多颗成像卫星对某一区域目标进行观测的侧摆方案优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调度预处理与优化两个步骤。在调度预处理阶段,集成STK软件解决了航天观测中时间窗口难以量化计算等问题;在优化阶段,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  相似文献   
70.
西沙群岛在下中新统上部、中—上中新统和上新统产三层白云岩、C、O 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层白云岩中,除第一层 X606号样品δ~(13)C 和δ~(18)O 为负值,分别为-1.71‰和-3.17‰外,其它样品δ~(13)C 和δ~(18)O 组成相似,均为正值,δ~(13)C 在0.80‰~3.16‰之间,平均为2.24‰;δ~(18)O 在0.56‰~5.23‰之间,平均为2.56‰。表明白云岩为准同生成因,与冰川事件引起的超浓缩海水有关。根据δ~(18)O 计算的海水盐度为34.52%~39.98%,平均为36.88%,温度为-8.80℃~14.89℃,平均为1.07℃。白云岩结构、矿物组成、包裹体类型和特征研究表明,白云石在后生成岩演化过程中,遭受埋藏成岩流体和热液流体的改造。根据包裹体测定,埋藏成岩流体盐度为2.07%~6.30%,平均为4.55%,温度为58.4℃~89.4℃,平均为72.8℃,密度为1.00~1.02g/cm~3,平均为1.01g/cm~3;热液流体盐度为0.53%~6.45%,平均为3.84%,温度为103.3℃~296℃,平均为155.6℃,密度为0.95~0.98g/cm~3,平均为0.96g/cm~3。测试结果表明,热液成分与地层水成分基本相同,大致与正常海水盐度相当或微咸。这说明岩浆作用主要为热液流体提供热量,并使地层水加热循环,而没有明显的物质成分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