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于水  程涛  陈莹 《地球科学》2012,37(4):763-770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沉积研究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岩心及测井曲线分析,揭示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南部地区新近系深水沉积体系特征.基于不同属性的层序界面识别,研究区划分出SQ1-SQ6共6个三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进而总结出研究区深水沉积模式.研究区除堆积正常半深海-深海泥岩外,还广泛发育海底扇沉积,海底扇由浊积水道和海底扇朵体组成,其中水道分支少、弯度大,外部形态类似曲流河;朵体平面上成朵叶状分布,可以划分为末端朵体和决口扇朵体.研究区新近系地层自下向上由老到新,相对海平面先下降再上升,SQ1-SQ4层序以海底扇朵体沉积为主,SQ5-SQ6层序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32.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Dow在1977年提出的利用上下构造层镜质体反射率 (Ro) 差值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但国内有些学者已认识到了该方法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其中最高古地温法因其思想合理而具有代表性。为了能更合理和更简便地利用Ro数据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对最高古地温法作了改进,得到了一种利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新方法。新方法不仅继承了最高古地温法的合理思想,而且大大简化了具体操作过程。对某一构造层恢复其顶面剥蚀厚度时,在使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直接将该构造层的ln (Ro)-H线性回归关系外推至ln (0.2) 处而得到近似的古地表位置,古地表位置和不整合面位置的差值即为剥蚀厚度。用最高古地温法和新方法对Dow (1977) 的实例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分别得到2 735 m和2 537 m的剥蚀厚度,相近的结果说明了新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并且相比之下新方法操作起来更加简便。但与Dow (1977) 得出的500m剥蚀厚度相差甚远。从多个方面讨论了Dow (1977) 结果和原理的不合理性。新方法将广泛应用于多个地质分支学科中。  相似文献   
33.
海岸带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岸带图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应用为目的,提出了以功能强大的Oracle9.2为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加上专门管理空间数据的Spatial选件的方案,来实施海岸带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和应用,实现了空间数据的结构化存储、空间数据的无缝拼接和组件式海岸带地形图符号库为基本特征的空间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4.
受到分类目标趋于多样化和影像因素复杂的影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不透水面的方法普遍精度不高。本文旨在探索快速有效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不透水面方法。以梧州市高分二号遥感卫星影像为例,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不透水面分类中。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高斯核函数训练出样本空间,然后直接对经过HSL色彩空间变换后的影像进行分类,使得有效特征信息增加进而分类精度提高。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空间目标不确定性的表达方法及其在GIS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理空间目标不确定性的特征和产生机理,建立了空间目标不确定性的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处理空间目标不确定性的数学方法,给出了各种数学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南大港构造带下降盘沙河街组沙三段岩石类型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合。岩心中发育块状构造、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等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构造,炭屑、植物茎干、同生断层、泥质砂岩团块等现象也常见。粒度概率累计曲线为一段式和二段式,测井曲线可分为箱形、钟形、漏斗形和平直形4类。地震剖面上也可识别出水下扇的反射特征。综合岩性、粒度、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明确了南大港构造带发育水下扇沉积,并可进一步分为内扇主水道、中扇分支水道、中扇水道间、水道前端朵叶体、水下天然堤及决口扇6种微相。自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开始,南大港断层活动强烈,在五断块形成了远源水下扇;而在歧南9X1断块发育近源水下扇。两种类型的水下扇在物源、岩性、电性、地震反射特征和形态上都表现出不同特征。近源水下扇以扇形为主,规模小而数量多,以古隆起物源、沉积物粒度粗、电性整体箱形、地震反射杂乱振幅强为特征;远源水下扇以朵叶形为主,规模大而数量少,以三角洲前缘物源、沉积物粒度细、电性整体钟形、地震反射杂乱振幅弱为特征。  相似文献   
37.
进入人类纪尤其是近数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许多新的问题用传统水文学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因此,作为两个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学分支学科,社会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水互动关系的增强,水文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渐演变为一个耦合系统,为研究其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社会水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之一,城市区域水循环问题日趋复杂,由此诞生了城市水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水资源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管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水安全和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两个学科的发展规律,总结了研究特点。分析了两个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水文学对社会因子的研究、典型流域的案例研究、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模型模拟研究;以及城市水文学中城市化对降水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两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如社会水文学中的本构关系研究、比较社会水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城市水文学中的城市化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城市暴雨洪水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城市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38.
基于场论的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敏  刘启亮  李光强  程涛 《遥感学报》2010,14(4):702-717
从空间数据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聚类的场——凝聚场,并给出了一种新的空间聚类度量指标(即凝聚力)。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论的空间聚类算法(简称FTSC算法)。该算法根据凝聚力的矢量计算获取每个实体的邻近实体,通过递归搜索的策略,生成一系列不同的空间簇。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经典算法比较和实际应用分析,发现所提出的算法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1)不需要用户输入参数;(2)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空间簇;(3)能够很好适应空间数据分布不均匀的特性。  相似文献   
39.
基于数值建模方法的弹塑性固结问题解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涛  王靖涛  晏克勤 《岩土力学》2007,28(3):582-586
研究了弹塑性固结问题的解耦方法。首先,在数值建模方法下得出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了两类问题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统一矩阵式,并将数值建模方法与Biot固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此本构关系的固结问题控制方程的增量形式。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讨论了此类液-固耦合问题的解耦条件,导出了在该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和非耦合控制方程,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两个典型算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能考虑剪胀性对固结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质勘测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涛  晏克勤  董必昌 《岩土力学》2007,28(4):807-811
针对地质勘查中,土的力学参数的确定及土的分类这两类复杂问题,根据反问题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结合的新型智能方法,建立了从土的力学参数估计到模型分类的完整智能化分析系统。考虑到土的物理参数测定方法比较简单,且实测变异性小,而力学参数实测变异性大的特点,利用RBF神经网络的数值逼近的特性,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来逼近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有效地反演力学参数。同时,利用RBF神经网络所具有的模式识别功能,为地质勘察中土层划分提供依据。通过对黄石地区岩土勘查资料的分析与预测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