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葡萄花油层组PI1~PI4小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结合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认为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PI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经对葡萄花油层组PI1—PI4系统研究,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I2a、PI3、PI2b、PI1、PI4;层间非均质性在PI3和PI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32.
潘春孚  纪友亮 《沉积学报》2010,28(3):489-496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等地区深层勘探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由于古龙—常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认识程度较低,该区还处于深层勘探初期阶段。古龙—常家围子断陷区沙河子组充填了一套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是该区重要的储层和生油层。综合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资料,将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沉积,识别出沙河子组三级层序顶底界面,将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内部识别出高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建立了该区高精度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根据沙河子组地质结构和地层发育的构造背景,建立了沙河子组层序地层模式:双向多断阶层序模式、双箕状不对称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33.
商河地区为自北向南成明显阶梯状分布的多级构造调节带及多级坡折带,受其构造特征影响,储层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对该区大量储层物性数据的统计,结合构造研究认为,商河油田具有同一层位,自北向南,商一区、商二区、商三区、商四区储层物性为依次变差的特点;同一地区,整体上自上向下随深度增加储层物性也逐渐变差。由于商河地区的分界大断层主要为同沉积断层,各区块地层厚度分布主要受同生断层活动的控制,自北向南依次变厚,因此由同沉积断层引起地层厚度的变化是商河地区不同区块同一层位储层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水环境准层序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权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建华  纪友亮 《新疆地质》2008,26(2):159-162
根据羌塘盆地勘探现状,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数据,利用"权重"方法对侏罗系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影响储层性质的8种参数,包括定性参数(岩石类型、成岩相、储集空间),定量参数(厚度、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渗透率),首先对单因素进行评价,再根据对储层贡献的大小,确定各单因素加权系数,计算各剖面"权重"指数,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该区是适用的,分析结果对下一步勘探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以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测试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特别是“底砂岩段”重点油气储集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研究。认为:(1)清水河组发育高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湖侵体系域发育滨浅湖-半深湖相,而高位体系域则发育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2)“底砂岩段”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类型;“底砂岩段”位于受北部物源控制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分为内前缘和外前缘;(3)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建立了清水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整体上,清水河组沉积演化过程为一套完整的湖平面升降演化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37.
为了深入认识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岩心、测/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须四段为一个三级层序,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并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沉积相标志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4种相类型,明确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化特征:平面上,短轴物源自龙门山山前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长轴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长短轴物源在合兴场-德阳-马井-新繁镇一带地区交汇;纵向上,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分布广泛,湖侵体系域时期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建立了层序-沉积充填模式,指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时期的长轴物源和长短轴物源交汇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38.
冲积扇砂砾岩油藏是准噶尔盆地勘探热点,尤其是玛湖凹陷特大型砂砾岩油藏的发现,更加表明砾质冲积扇储层研究的必要。选取白杨河冲积扇为研究对象,对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内部片流带以及支撑砾岩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扇内片流带沉积介于扇根补给水道与扇中辫状水道沉积环境之间,与二者呈过渡接触,片流带规模可达千米级别,内部支撑砾岩的发育改善了片流带储层物性;2)识别出三类支撑砾岩,分别是片流支撑砾岩、沿层理面发育的支撑砾岩以及沟槽底部支撑砾岩,前两者均为超临界水流淘洗成因,后者则为径流改造成因;3)片流支撑砾岩发育于片流沉积,具有较好的成层性以及较高的线密度;沿层面发育的支撑砾岩发育于辫状沟槽沉积环境,形态受限于沟槽规模,可与交错层理砾岩匹配形成大规模优质岩相组合;沟槽底部发育的支撑砾岩发育于辫状水道底部,规模小但连通性好。综上,基于野外露头片流带以及支撑砾岩研究可以为井下砂砾岩油藏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9.
渗透率是油藏描述和油藏工程中较为关键性的参数,因而如何求取较为精确的地层渗透率参数值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逐点计算地层的渗透率。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邻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笔者经过系统的研究,用相邻5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0.
利用干酷根镜质体反射率等多项指标分析了吐哈盆地杜家台构造侏罗系生油岩的热演化特性,认为该构造上生油岩生油门际在3560m左右。侏罗系七克台组、三间房组、三工河组的生油岩处于未成熟阶段,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也尚进入生油阶段。八道湾组煤系地层成熟度高,是入亮煤阶段,煤成气生成量多,是重点勘探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