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受土地产权限制及拆迁补偿等因素的影响,原农村居民点开发成本提高,急于扩展的城市首先倾向于开发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块,使原农村居民点逐渐成为都市海洋中的“孤岛”。东营区是东营市的中心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驻地,总面积1153.6km^2,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8万,中心城规划区内村居41个,人口4.78万,城中村居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为节约利用土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近年来,东营区通过政策拉动,典型带动,依法运作,扎实开展村居改造工作,节约集约用地,城市面貌大有改观,城中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占用耕地进行及时补充,有力保障规划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兼顾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东营市"十二五"期间部分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可以看出,在政府统管模式下的未利用地开发容易引发评审、设计、实施、管护等多方面问题。由于缺乏申请主体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合理区分,造成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相应环节难以客观公正地运行和落实。而且因缺乏合理的政府农业补贴机制及明确的产权构架,造成实际从业人员对未利用地开发的热情不高,缺乏发挥未利用地开发效益的长效机制。结合项目管理改革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采用基金化管理和开放式市场运行的未利用地开发模式则有助于实现部门职能整合,将项目建设与后期管护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基金模式的实现必须统筹考虑政府角色定位、职能转变、产权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改革创新审慎、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东营市东营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受土地产权限制及拆迁补偿等因素的影响,原农村居民点开发成本提高,急于扩展的城市首先倾向于开发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块,使原农村居民点逐渐成为都市海洋中的“孤岛”。东营区是东营市的中心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驻地,总面积1153.6km^2,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8万,中心城规划区内村居41个,人口4.78万,城中村居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为节约利用土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近年来,东营区通过政策拉动,典型带动,依法运作,扎实开展村居改造工作,节约集约用地,城市面貌大有改观,城中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