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61.
1959年6月在内之岱矿区西部的第一个钻孔见矿后,虽然矿床规模仍在扩大,但从1960年1月起,已着手开发工作.两年以后,建成了一个月产2500吨原矿的采选企业.到1964年4月,它的生产规模扩大到3500吨/月.在这期间,通过坑道和钻孔逐步探明了矿区地质构造,将原来控制的预想矿量升级为确定矿量和推定矿量,并找到了一些新矿体.  相似文献   
962.
农地集约度下降、季节性闲置和常年撂荒是农地边际化现象之一.即使在当前惠农政策背景下,我国中部丘陵山区依然大量存在这种农地边际化现象.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其原因如下:1.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劳动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导致丘陵山区农民非农化现象突出,农地集约利用程度下降;2.丘陵山区农业生态条件较差,农地边际收益较低;3.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在丘陵山区存在相对失灵;生态政策与农业政策的不协调,对农业生产存在负外部性,从而加剧了当地的农地边际化.解决丘陵山区农地边际化问题的途径在于农业技术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特色农业,提高农地的边际效益;国家农业政策要因地制宜,并与生态政策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63.
964.
试验研究了在发动机喷管中加装金属辐射板前后,喷管壁面温度、热喷流温度与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装金属辐射板后,热喷流与喷管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显著增强,热喷流中心温度降低,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在90°方向上,热喷流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8.5%。文中从热喷流、喷管壁面以及金属辐射板等相关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  相似文献   
965.
关于青岛建设人工鱼礁改善近海生态和渔业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人工鱼礁的建设对整治海洋国土、建设海洋牧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探讨分析了青岛建设人工鱼礁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人工鱼礁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人工鱼礁建设规划、设计与设置要求,以及青岛人工鱼礁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66.
湖南苗儿山白钨矿床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床是近些年在湖南城步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发现的一处初具规模的白钨矿床。矿床产于苗儿山志留纪花岗岩体断裂破碎带内,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属高中温气成一热液断裂破碎带充填型矿床,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可作为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勘查基地,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67.
1引言 中国气象局远程教学平台(以下简称教学平台)2005年建成,并投入业务使用。该教学平台自建成以来,不断完善和加强功能建设,充分满足中国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以及教育培训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分析黄芪生长发育所需要气候条件和五寨县基本气候条件,总结出五寨县适宜栽培黄芪的优势以及五寨黄芪有效成份超过全国其它黄芪产区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打造五寨黄芪种植品牌提供理论根掘。  相似文献   
969.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970.
柴西西岔沟新近系磁组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的干柴沟背斜南西翼的西岔沟层型剖面进行系统测制和2~3 m等间隔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各向异性系统采样,并进行精确测量,利用在该区建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资料,结合沉积学等研究,讨论了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变化趋势对环境的指示,并揭示在约23~6.2 Ma期间环境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Ⅰ阶段(22.4~13.4 Ma)为湿润环境;Ⅱ阶段(13.4~8.2 Ma)为温干环境向干冷转型;Ⅲ阶段(8.2~6.2 Ma)气候转冷变干且变化更复杂。认为7.8 Ma以来气候转型及有规律的变化与现代季风形成有关。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