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5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形成背景,以巢湖地区二叠纪栖霞组和孤峰组硅质岩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前人大量有关栖霞组和孤峰组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并对采自栖霞组和孤峰组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栖霞组、孤峰组硅质岩样品测试结果显示,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配分曲线近似平坦型向左倾斜,有弱Ce负异常,且HREE弱富集,反映了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特征。研究区硅质岩样品的Al Fe Mn三角图中,样品投点分布较广,即Al比值变化范围较大,认为是岩浆在喷发过程中受硅-铝质陆壳混染作用的结果。结合沉积环境判别指标分析认为:栖霞组硅质岩沉积时期其沉积环境主要为大陆边缘环境;孤峰组硅质岩沉积时期其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海盆过渡环境。从栖霞组到孤峰组沉积时期,海侵规模不断变大,水体变深,海盆面积扩大,研究区在不同时期沉积环境存在差异。研究区栖霞组、孤峰组硅质岩的沉积与大陆边缘裂陷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和随机振动合成结合的复合方法,模拟了当礼县—罗家堡断裂发生矩震级Mw7.7级大地震时,在天水盆地产生的宽频带地震动场,分析了在设定地震条件下盆地内的地震动分布特征,为该区黄土地震滑坡分析提供了地震动参数结果。结果显示:(1)有限差分法和随机振动合成法可以很好地互补,得到盆地内地表宽频带地震动;(2)地震在盆地区域产生了强烈地震动,PGA(峰值加速度)介于150~900 gal,离断层较近的区域东南角的PGA最大,随着断层距的增加,PGA逐渐减小。河谷南侧的PGA值相比北侧较大,具备诱发滑坡的强大动力条件;(3)盆地区域PGV(峰值速度)最大为120 cm/s。受第四系覆盖层放大效应和地形放大效应共同影响,水平向地震动在盆地区域东侧和中部具有较大PGV,而西侧PGV相对较小。竖向地震动在盆地区域东侧较弱,而在中部和西侧较强,特别是最西侧陡峭的山坡上,PGV达到了最大值。此外,竖向地震动明显受到覆盖层厚度的影响,譬如在盆地区域南侧的中间部位,也具有较大的PGV。  相似文献   
73.
西秦岭北缘断裂沿"一带一路"交通廊道展布,是南北活动构造带强震丛集发育的节点之一,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基于地质调查、测绘与数值分析,查明了断裂在天水地区触发的地震滑坡分布特征,探讨了断裂触发滑坡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西秦岭北缘活动触发的巨、大型滑坡为断裂地貌过程的一部分,易在断裂的阶区聚集发育,其枢纽部位也有零星的分布;(2)巨大型滑坡集中于历史极震区内,断裂破裂过程中的近场惯性滑移、远场地震动是主要触发因素,二者耦合作用导致巨大型滑坡在断裂带两侧具有对称分布特征,活动强度由近及远而逐渐变弱;(3)断裂水平滑移、破裂引起的斜坡滑动变形以结构面贯通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方向效应、近直立断层的区域地震动效应及地震波的山体地形放大效应,这些力学效应在滑坡破坏过程产生断裂结构面、次级羽裂结构面与滑动面,它们协同控制了滑坡的运动;(4)极端降雨触发的泥流是巨大型滑坡堆积体复活运动的主要形式,是现今防灾减灾重点。  相似文献   
74.
《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发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筱美 《国土资源》2010,(5):46-46
<正>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平均不到10%,到2015年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率要求达到20%铁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黄金尾矿的综合利用被《规划》列入尾矿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75.
1960—2008年南方地区冰冻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提出机载雷达扫描的模拟仿真算法,并建立了仿真扫描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利用数据分层几何投影,处理速度较快、精度较高,可应用于扇形扫描和圆锥扫描。在理想情况下,设计了消除地物回波的算法及多普勒速度退模糊的算法。试验表明,仿真回波可应用于机载气象雷达实际观测前的扫描方式可行性研究,有助于分析机载雷达探测的云雨回波特性。  相似文献   
76.
房淑梅美 《地球》2011,(6):86-89
美国人认为自然的美丽、宏伟和辽阔可洗涤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他们崇尚野生的没有经过人工雕刻的自然。而美国西部奇特的地理地貌自然奇观,使他们把自己自然至上的理念得以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77.
美月 《海洋世界》2011,(3):38-39
刚刚孵化出的小海龟就身负重任:它们必须开始越洋迁移——从佛罗里达东海岸游到北大西洋,历经数年,再返回到北美海岸。日前,一篇刊登在《当代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解开了幼龟寻路之谜。  相似文献   
78.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设计波高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广义极值分布函数及其3种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极大似然(ML)、线性矩(LM)和间隔最大积(MPS)估计的计算方法。使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推算了北部湾涠洲岛海域3个波向的年波高极值序列设计波高,并与Weibull分布、Gumbel分布和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推算结果加以对比。分析表明,涠洲岛海域极值波高服从于广义极值Ⅲ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广义极值分布能更好地拟合极值波高;MPS方法是一种优良的参数估计法,推算的设计波高可作为海岸环境工程设计的首要参考值。  相似文献   
79.
根据南雄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Z指数等方法,研究了南雄市近53年降水和旱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雄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 524.7 mm,69%集中在汛期(4—9月),其中,前汛期(4—6月)占44%,年降水量以每年1.21 mm的速率呈弱的减少趋势,20世纪70、80、90年代降水偏多,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降水偏少。春、夏、冬3个季节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秋季降水量却以每年1.52 mm的速率显著下降。年暴雨日平均3 d左右,6月最多,为0.6 d。53年间,旱年出现的频率22.6%,涝年出现的频率18.9%;正常年份出现频率58.5%。  相似文献   
80.
邹琪美 《四川气象》2000,20(1):22-25
探讨了凉山区域性大雨、暴雨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具体分析了凉山区域性大雨、暴雨的环流背景及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