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8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平台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海洋数据的多样性和时空复杂性的特点,采用目前先进的大型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9i的ArcSDE,ArcGIS桌面系统,完成了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平台实体的装载和组织工作,并在ArcObject组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的数据平台的前端管理系统,当前该系统可以实现面向海洋用户的遥感数据无缝拼接、多源数据多种快速查询、提取、影像数据的装载以及影像元数据的管理和修改等多种功能.该系统主要服务对象是涉及国家主管海岸带和近海专业的科研调查部门或个人,自其建立以来已经陆续开展一些应用服务,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2.
针对采用传统海洋测量手段难以获取危险及争议海区的水深和水下碍航物信息,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进行水深反演和水下碍航物探测的新思路。探讨了多光谱遥感水深反演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的构建及水下碍航物遥感探测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实验表明,采用卫星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地获取测量船只不易到达海区的水深和水下碍航物信息,研究成果对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 空间数据量日益增大, 已超出人们的分析能力。传统的空 间数据分析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无法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 数据挖掘一个基本的任务, 是从具有海量、多维、多尺度、不确定性边界等特性的空间数据中进行 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基本概念、分类、挖掘过程、挖掘方法、目前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其进 行综述, 重点阐述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效率的改进策略、基于不确定空间信息的挖掘方法、挖掘 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弱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等。通过对现有空间关联规则研究成果和存在 问题的深入剖析, 指出了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不确定性对象时空拓扑关系研究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时空推理与分析的进展。文中分析了时空对象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不确定性,并引入Rough集理论的上、下近似集概念对不确定性对象进行表达。另外,根据时空对象空间与时间信息的确定性与否,把时空对象归纳为4种类型,时空对象间的时空拓扑描述框架归纳为10种。再是,基于点集理论、Egenhofer的空间拓扑与舒红的时态拓扑关系研究成果,给出4-交扩展模型的时空拓扑描述框架,并得出类型I对象间的时空拓扑是最基本的拓扑关系,类型IV对象间的拓扑关系是最复杂的拓扑关系,其他类型对象间的时空拓扑都可通过类型对象I间的和类型对象IV间的时空拓扑演绎而得。最后,鉴于不确定性对象时空拓扑的复杂性,给出不确定性拓扑描述表达的流程体系。  相似文献   
65.
珠江口西岸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目视解译获取了珠海市沿海区域1995、2000和200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获取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数据,以及由模型运算得到不同时期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维度、分离度、破碎度、多样性等景观指数,对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以及各景观指数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西岸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尤其2000年以后减少的更为剧烈;而林地、建设用地、水域的面积相应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致使景观指数的变化,诸如,2003年的分离度、分维度等都高于前两个时期,而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也逐年增长。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经济效益的追求,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及海岸带的区位优势等。  相似文献   
66.
案例模型是基于案例推理方法(CBR)的推理基础,而时空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时空表达的概念基础。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应用于地理领域,案例表达则不能仅采取传统的表示方法,需要结合地理问题的特点;但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时空数据模型又不能直接采用,需要考虑地理案例表达和推理的需求。通过对地理案例应用的分析和时空过程特点的总结,提出分级描述框架的地理案例时空过程概念表达模型,并构建其物理表达模型。本文以中国南海海洋涡旋为例进行了验证,表明此模型可应用于具有完整生命周期且变化是连续渐进地理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珠江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经历着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各项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空间资源所追求的目标.根据珠江口3个时相的多源遥感信息与常规调查数据予以分类系统和空间精度的一致化处理, 挖掘提取了相同空间尺度和精度的养殖信息, 并引入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破碎度模型与区域面积分布统计变化和重心迁移等多模型空间信息分析.量化结果表明, 养殖区面积从1985年的125.49km2增加到2005年的345.20km2, 是1985年的2.75倍, 1985-1995年的养殖区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4.30%, 1995年以后面积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32%;1985-2005年的20年间养殖区破碎度逐渐增加, 由1985年的0.000015增加到2005年的0.002824;20年间珠江口各市养殖面积变化呈现区域性差异, 广州、东莞和珠海三市呈现持续增加趋势, 增长速度差异较大, 而中山和深圳两市则先增长后下降.综合分析得出养殖区分布重心整体向西北迁移.  相似文献   
68.
珠江口海岸带地貌特征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受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影响,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出现耕地流失、恶性围填海等诸多问题。文中以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区,借助GIS和RS技术,应用Landsat ETM数据,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1980―2010年珠江口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定量分析地形地貌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30a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耕地减少至原有量的42.1%,城镇用地增长了近8.5倍;土地利用变化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显著,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发生在海拔130m以下地区,而在这一区间内,存在0~6m和20~80m两个活跃地段,分别是大规模围填海和城镇建设的分布区;对坡度而言,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分布在0°~2°区间,在198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量分别占总量的63.8%和76.2%。  相似文献   
69.
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基于不透水面提取技术、分段分带法和不平等度指数,分析了2010年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的岸段分异性和沿岸地带性特征及其与海岸地貌、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明显,新加坡、中国开发强度较高,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开发强度较低。2南海周边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呈现空间聚集状态,形成了以中国珠江三角洲、泰国湄南河三角洲、马六甲海峡、文莱、菲律宾马尼拉湾为中心的高聚集地区。3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因海岸区位、海岸地貌差异呈现地带性特征,近岸带开发强度高于远岸带,河口岸开发强度高于其他岸段。  相似文献   
70.
海岸带影像数据库的设计与集成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前遥感影像的管理方式仍以文件式管理为主 ,而其在实现影像数据的共享方面存在缺陷 ,应寻求新的管理方法。本文在简要阐述 Arc SDE的体系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 ,认为应用 Arc SDE进行影像数据库管理是一种实现共享的有效方法 ,并以中国海岸带遥感影像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为例 ,探讨了应用 Arc SDE建立影像数据库的技术方法 ,并讨论了在建立影像数据库方面 Arc SDE存在的技术缺陷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