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苏梅 《国土资源》2009,(9):14-18
2009年9月17日下午,辽宁省武警总队俱乐部里,欢声笑语,载歌载舞,高潮迭起,掌声阵阵.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策划的辽宁省国土资源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汇演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全省各地的国土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共同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盛大演出.  相似文献   
52.
在编制辽宁国土规划过程中,参与编制的同志们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紧紧围绕这个基本依据和基本前提.每一名同志都深知,只有情况清,数据准,规划才有坚实的基础,决不能脱离实际去凭空想象.  相似文献   
53.
三年前,国家提出要力保"耕地18亿亩的红线",破天荒地把土地管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 如何坚守"耕地18亿亩的红线"?辽宁"国土人"如何坚守辽宁省6127万亩耕地的"红线"?如何破解保护土地与保障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54.
继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沿海经济区脱颖而出之后,2006年初,辽宁省推出环黄渤海"五点一线"经济发展战略,把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在沿海五大区域,即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  相似文献   
55.
56.
57.
苏梅 《辽宁地质》2010,(10):32-37
鞍山,是一座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近代矿业开采及冶炼业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鞍山凭借丰富的铁矿资源一举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钢铁之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钢兴城的鞍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8.
苏梅 《国土资源》2004,(7):59-59
2003年7月国务院《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下发后,辽宁省积极部署,认真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目前清理整顿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全省共撤销各类开发区78个,占原有各类开发区总数的48.1%。被撤销的开发区中,经省政府批准的5个,市政府级批准的42个,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31个,收回开发区闲置土地30524公顷。  相似文献   
59.
苏梅 《国土资源》2003,(11):35-41
引子 公元20世纪90年代 三塔鸟、孔子鸟、中华龙鸟……中国辽西古生物化石使以朝阳为一方的辽西大地一夜成名。 辽西,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学术研究与科学探索的天赐宝地,成为世界各种肤色的古生物学者朝圣的“麦加”。 然而,刚刚摘了贫困帽子的当地农民不约而同把化石作为快速致富的“芝麻开门”,他们扔下了锄头,拿起了镐头上山了,化石贩子吃住在村里、就地“采购”。一时间,私挖滥采非法贩卖之风甚嚣尘上,走私暗流涌动。在美国、欧洲、韩国和日本多次发现走私出境的辽西古生物化石,有的标本保存之完好,价值之珍贵,常常令国内古生物界的专家学者扼腕叹息,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60.
时值隆冬正是辽宁大地土地开发整理春潮涌动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西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部的羊角沟乡、西部的坤都营子乡、北部的中三家镇、南部的白塔子、南公营子镇,只见土地整理现场,一台台挖掘机马达轰鸣,一辆辆铲土机轮番上阵,一排排翻斗车往来如梭,刨开冻土、推高坝沿,垫平沟壑,运来熟土……辽河、大凌河、太子河岸畔,千山、凤凰山、龙首山脚下,处处可见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土地整理现场,处处可见红旗招展,你追我赶的动人景象。肇始于2000年的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历时五载,收获颇丰:省投资开发整理项目252个,投资总额16.4亿元,建设总规模80.4万亩,新增耕地23.7万亩。截止2004年底,组织实施国家项目39个,项目预算5.36亿元。土地整理使基本农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矿山复垦取得了新的进展,辽西、辽北农田保护、辽东林下经济建设力度加大;土地整理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整理,是实施“反哺”农业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是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要路径,是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康庄大道。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作为土地整理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以“用体制理顺工作,用制度规范行为”为指导方针,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力争把好事办好,力保项目区农民满意,项目组织者和实施者满意,当地政府满意,而项目区农民满意是终级目标。如今的土地项目整理区,开发一片,脱贫一片,整理一方,富裕一方。目前,在辽宁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项目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土地整理项目备受欢迎,炙手可热!许多市、县、区的父母官们,争着抢着、憋足了劲,以为百姓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为莫大的荣耀。放眼望去,春回大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一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如傲雪顶凌的迎春花,含苞待放,用独有的那一派金色迎接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