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相对全变分模型的方法,通过捕捉主结构和纹理这两种类型在视觉形式上的本质差异,将图像的纹理细节部分去除,达到将主结构从复杂的纹理图像中提取出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样本图像进行模拟实验,对该模型在主结构提取方面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同时,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过程中,在实验原图加入高斯噪声,验证了该模型在抑制噪声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2.
赵珊  裴亮  刘翠 《测绘工程》2014,(1):70-72
汽车牌照识别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整个过程主要分为预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4个环节。用MATLAB软件编写代码实现每一个过程,有效地解决恶劣环境下的车牌定位、字符倾斜、字符分割等复杂问题,结果表明MATLAB在彩色汽车牌照的识别中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3.
结合ERDAS软件和3DS MAX软件,对建立数字校园方法进行优化及完善。针对3D模型导入后纹理信息丢失的问题,实验改变以往传统的3DS MAX文件导出格式,实现建模和贴图在3DS MAX软件中一次性完成,充分利用3DS MAX软件贴图方便性,并对原有3D模型简化,以提高运行速度及显示效果,更新模型库。  相似文献   
24.
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现存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典型的内陆湿地。最近40年,白洋淀湿地出现了水面萎缩、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64年CORONA侦察卫星影像、1974年和1983年Landsat MSS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对白洋淀湿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1964年为407.3km2,2002年缩减到274.63km2。湿地水面起伏变化大,1964年水面较宽,为346.75km2;到1974的10年间,减少到94.65km2,1983年和2002年水面继续变窄,水面面积分别为67.27km2和46.86km2。引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包括降雨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城市发展用水增大、不合理土地利用开发和上游水库、引水工程修筑等。  相似文献   
25.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真三维空间中处理问题,怎样将地图中的二维场景转换为视觉上逼真的三维立体空间是三维虚拟技术的关键所在。三维GIS为立体空间信息的展示提供了更加丰富、逼真的平台,使人们将抽象难懂的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和直观化。小范围的二维地图的三维可视化景观格局的构建为三维场景的虚拟化提供了底层支持。其中,数字校园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就是三维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为研究区域,利用3DS MAX对校园的建筑及基础设施进行三维场景建模,以ArcGIS为平台支撑,最终实现了校园景观格局的三维可视化,拓展了属性实时查询及实时实地视觉体验等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虚拟化数字校园的构建,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也为学校的后期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直观的模拟,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基于Landsat 8卫星OLI影像的合肥市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以2013年5月14日OLI影像为数据源,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影像裁剪等一系列预处理工作,利用神经网络分类法进行监督分类,并运用谱间关系法、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MNDWI)提取合肥市的水体信息。通过对谱间关系法和MNDWI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比较,确定谱间关系法是水体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廊坊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于京津两个国际都市之间。本文选取廊坊市中心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航空影像,分析廊坊市2010~2016年的城市扩张变化情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定政策并为城市制订规划提供依据。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对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按用地类型分别采用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和植被指数法提取城市2016年地表现状信息,并进行精度评价;对2010年的航空影像进行数字化,两类数据结合进行基于分类的变化检测和精度评价,分析城市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厂房、建筑和未建成区分别采用监督分类、建筑阈值分类和面向对象法分类效果较好;廊坊市城市扩张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发展、政策因素、历史条件、地形等。  相似文献   
28.
裴亮  刘阳  陈晨 《地理科学》2017,37(9):1403-1410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大凌河流域1986~2014年7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并结合1986~2014年流域气候变化情况,发现大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气候变化具有负面影响。研究表明: 近30 a大凌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表现为:建设用地和农林用地的大幅度扩张,面积分别增加了322.30 km2和1 504.94 km2,并伴随着水域和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地面积的显著减少,面积分别减少了102.42 km2和1 724.61 km2; 大凌河流域近30 a来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小幅度下降,分别减少了14.94 mm、0.2%和0.04 m/s,平均气温缓慢上升,增长了0.1℃; 退耕还林还草及成立凌河保护区等工作能提高流域植被覆盖面积、使流域水域面积得以回升,从而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温度升高,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9.
基于变差函数的遥感影像纹理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影像有着丰富的纹理信息,准确地提取纹理特征对于影像的分割和分类至关重要。基于变差函数的遥感影像纹理特征提取是一种比较实用的且处于探索阶段的影像纹理分析方法。文中通过实例对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不同变异方向纹理图像的分析比较,阐述了纹理特征准确提取应正确选取的3个因子、不同计算方向对纹理图像生成结果的影响,实验和分析还表明了变差函数法是遥感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0.
裴亮  李秀坤 《测绘工程》1999,8(1):49-54
介绍为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储气罐容积测定与形变监测,而建立的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布网方法,观测与数据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