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韩国首尔拥有2000多年历史,建都600余年。在历经"汉江奇迹"、"IT奇迹"、"设计奇迹"的发展过程中,推出一系列鼓励设计的城市政策,提升城市设计标准,推进设计教育实践,以先进的IT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大力发展设计产业,逐步奠定了其在世界设计领域的独特地位,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设计之都案例。本文通过分析韩国首尔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其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92.
通过分析广饶县多年来的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研究总结了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主要水化学组分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南部淡水区水质普遍有恶化趋势,4个监测点中有3个阴离子类型已经或已出现由HCO_3型转变为HCO3·Cl型的趋势,且矿化度、氯离子含量普遍有升高趋势,主要与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3.
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潜艇具有优异的静音性能和作战能力,我国水下国门洞开,驱护编队、航母编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相互独立的反潜探测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起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立体的探潜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利用多源的探潜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提高对潜艇的识别准确度和反应时间,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反潜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94.
江西大湖塘地区发育多期次与钨、铜、钼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本文对该地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进行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其中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45.6±1.4 Ma(昆山岩体)、148.4±2.4 Ma(燕子崖岩体中部)和145.7±2.9 Ma(燕子崖岩体边部);黑云母花岗斑岩成岩时代为143.7±2.4 Ma(狮尾洞岩体),四者的继承锆石均来自新元古代花岗岩源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特征相似,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普遍高硅(SiO_2分别为72.37%~73.33%和70.16%~73.8%);富铝,二者铝饱和指数A/CNK分别为1.23~1.47和1.30~3.02,均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而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平均为26.18,Eu负异常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s、Rb、Th、U、K、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Zr、Nb、Ti、Y,低Ba、Sr;而黑云母花岗斑岩轻重稀土分馏不显著,(La/Yb)_N平均为9.76,Eu负异常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并显示"M"型四分组效应,微量元素富集LILE,亏损HFSE。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值为-7.39~-5.19,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53~1.67 Ga。综合分析表明,大湖塘晚侏罗世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应产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由中上地壳的新元古代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部分熔融形成;而早白垩世黑云母花岗斑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俯冲后伸展的构造转换背景之下,由于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上地壳新元古代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部分熔融,且在结晶分异过程中还受到富Cl流体的交代。  相似文献   
95.
江南造山带东段的九岭岩体为华南分布面积最大的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据其岩石组合、结构构造及野外侵入关系,可将其解体为由早到晚3个侵入序次的复式岩体,依次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分布面积最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次之,英云闪长岩分布面积最小,围岩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821.6~824.0 Ma、819.5~823.6 Ma、820.4~824.5 Ma,指示它们基本同时侵位,但三者均具有自SE向NW时代变新的趋势。九岭岩体与围岩(双桥山群)的侵入接触面具有南陡北缓、角岩化带南窄北宽且围岩捕掳体及捕获锆石也呈南少北多的特征,表明九岭岩体SE侧岩体剥蚀深度强于NW侧,可能暗示了新元古代华夏板块向扬子板块碰撞拼贴过程中,研究区SE侧岩浆起源深度较深,剥蚀程度较高,且形成时代较早,并逐渐向NW侧迁移(岩浆起源深度变浅、时代变新)。  相似文献   
96.
对赣西北石门楼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和黑云母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145.6~148.4 Ma,属晚侏罗世晚期。岩石属普通低分异S型花岗岩,为中等还原(Fe_2O_3/FeO=0.18~0.19,Ce4+/Ce3+=14~158,lg(f_(O_2))_D=-22.4~-6.9,平均-13.8(IW-3.6))、强演化(K/Rb=153~206)、低分异(Rb/Sr=1.6~4.2)、较低温(T_(锆石Ti)=619~881℃,平均750℃)岩浆。岩浆来源为上地壳富砂屑源区,由起源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双桥山群)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源岩重熔再造作用形成。该类岩体具形成钨矿床的成矿物质、时代及空间专属性和成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由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共同筹建的中德合作新疆地质工作站,在过去三年中对准噶尔盆地及南缘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在层序地层、煤岩地质、地史演化、生物演化、脊椎动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1年11月1日—11日,由大队长左学义、局副总经济师赵美光等一行6人组成的代表团在德国波恩、斯图加特等地进行了以地质研究合作为主的综合考察。工作站以乌鲁木齐为中心,沿准噶尔盆地南缘向东西两侧展开侏罗系的对比研究。为扩大该站工作领域,还准备在电子、化工、机械等方…  相似文献   
98.
马福建 《气象科学》1991,11(3):283-291
对流边界层中,大气湍流扩散参数化将依赖于对流速度尺度W和混合层高度Zi。显然,正确估算显热通量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六种估算显热通量H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oltslag and Ulden(1983)提出的方法效果最好。显热通量H值从不稳定层结时的10~2量级变化到稳定层结时的-10~1量级。  相似文献   
99.
我地把秋季晚稻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20°C,且持续2天以上的低温,称为“秋尾寒”。由于我地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上,“秋尾寒”来得早的年份,常造成晚稻严重减产。为此,上级要求我们气象哨在晚稻播种前就要作出“秋尾寒”出现时间的预报,以便搭配好晚稻品种,计算好抽穗扬花期,使之避过寒害,夺取晚稻丰收。 根据1965—1974年10年的资料,我地“秋尾寒”最早出现在9月12日,最晚出现在10月14日。而且lO年来9月21—29日这段时间内,均未出现过“秋尾寒”。  相似文献   
100.
春季冷暖与台风多少 我地群众中流传着“早春多台风,晚春少台风”的经验。其含意是指在农历十二月立春(早春)台风多,正月立春(晚春)台风少。我们用1955—1973年19年的资料进行验证,早春共10年,当年登陆本省台风偏多(≥3个)占6/10;晚春共9年,当年登陆本省台风偏少(≤2个)占6/9。 虽然“早春”、“晚春”与台风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用来作预报是不够的。我们进一步考虑到群众所说的“早春”是指春天比较温暖,即暖得早,于是,便用2、3月的平均气温与“早春”、“晚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