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山西及邻区中强地震前断层形变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地震带及邻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中强地震前断层位移测量进行处理,综合研究了观测的映震能力,通过分析山西5年来5期GPS观测资料,对水平形变做出了解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震前地震形变特征及应力场变化情况,获得了用形变预报中强地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晋冀蒙交界地区的 5级和 6级以上地震的灰色预测模型 .利用上述模型对该地区未来几年内中强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监测形变时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以及GPS监测数据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对升、降轨InSAR与GPS数据融合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形变场的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以高精度的GPS观测值为约束,对升、降轨InSAR观测方程分别添加一个跟点的位置有关的系统误差函数,以对InSAR数据中残留的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减弱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不同轨道InSAR数据与GPS数据间的系统误差影响,且计算简单;采用附加系统误差参数的升、降轨InSAR-GPS综合形变分析模型建立的三维形变场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微藻CO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对研究微藻在碳效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获取微藻CO2同化过程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的在体实验方法。文章以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野外红枫湖混合藻三种岩溶湖泊微藻为例,利用双向标记建立了能在体获得此分馏值的方法,并通过此分馏值定量了微藻的各种无机碳利用途径份额。获得各自CO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分别为15.3‰、14.8‰、21.7‰。三种藻分馏值差异主要与藻的种类及其细胞体积大小有关。利用此分馏值计算出衣藻、小球藻、混合藻自然培养下的碳酸氢根离子途径利用份额分别为100%、81.1%、97.8%,表明了生长在岩溶湖泊的微藻利用无机碳的途径主要为碳酸氢根离子。   相似文献   
17.
赵丽华  王伟明 《吉林地质》2007,26(4):79-81,85
复合载体夯扩桩工艺是将地基处理与地基施工合二为一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是一种性价比高的桩型,承载力与其它桩型相比较高,得到建筑界的好评,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对比,论述该方法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统计分析了成都气象学院建院18年以来所发表的1374篇论文所显现的科研现状,指出了该学院在学科研究及论文发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学院科研方向较为分散、论文影响力较小及科研后备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成教管理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成教管理干部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壳垂直形变场拟合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自 80年代末以来地壳垂直形变场模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主要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发展以及中国学者独立提出的一些拟合方法 :富里叶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经验正交分解法 ,基于地球动力学的通量均衡基准的地壳垂直形变模型和综合地壳形变模型。并对它们的优缺点加以评述 ,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