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侵蚀是地理环境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在计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 ,对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空间分析 ,主要参与的地理环境背景因子为 :降雨量、植被、坡度、地貌类型、高程、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土壤侵蚀不同类型及强度等级下的各地理环境背景分析 ,揭示出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2.
遥感与GIS支持下近十年中国草地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动态监测我国草地资源近十年的变化情况,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近十年来,我国的草地资源变化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表现为草地变耕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三省,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草地变为城镇交通用地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的人口、经济发展有联系;草地变林地分布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草地退化集中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草地变化虽然与自然条件有关,但人类活动对草地变化有很大影响。同时草地的退化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北方将产生不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3.
土壤侵蚀是地理环境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与其他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在计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空间分析,主要参与的地理环境背景因子为:降雨量、植被、坡度、地貌类型。通过对土壤侵蚀不同类型及强度等级下的各地理环境背景分析,揭示出中国土壤侵蚀与其他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4.
基于ASTER图像的干旱区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盐碱化是干旱地区常见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为了对土壤盐碱化程度进行快速的评估,采用ASTER遥感数据敏感波段组合结合光谱角度制图(SAM)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从分析干旱区盐碱地表光谱特征的角度出发,采用图像像元纯度指数分析(PPI)方法提取不同盐碱化水平的地表特征纯像元,结合实地测量光谱数据和采样分析数据确定纯像元的物理意义,并应用光谱角度制图方法进行了土壤盐碱化程度分级制图。经检验,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9.1%。这种方法对常规数据的依赖性较小,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化快速定量评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对黄河河口滩地的开垦成为了保持山东省乃至全国耕地动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东营市、垦利县、河口区和利津县作为研究区,利用6期(1984、1995、2000、2004、2008和2010年)TM影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和耕地年龄进行了遥感监测和推定,并利用熵权法以植被指数(EVI和MSAVI)、植被覆盖度(Fv)和温度植被干燥指数(TVDI)为指标因子的耕地生产能力指数构建了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2010年的26年时间里,研究区的耕地动态变化显著,新垦耕地面积达到77 362.33hm2,大部分来源于草地的开垦。其中,耕地年龄在8-12年期间的新垦耕地面积最多,占了新垦耕地面积的34.47%;研究区新垦耕地的生产能力指数呈现随着耕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耕作时间在2-4年之内的新垦耕地平均生产能力指数,仅有传统耕地平均指数的67.66%;研究区传统耕地的生产能力指数大体上也在随着耕作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传统耕地在2010年的平均生产能力指数比1984年提高了76.51%。  相似文献   
56.
结合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对遥感影像地图的需求,根据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情况,研究制定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制图模板;形成一套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的制图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典型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制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调查及监测、灾后重建等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7.
遥感技术为围填海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依据“908”专项的海域使用分类体系,以及相关围填海类型在HJ-1 CCD卫星影像上的可分性,建立了围填海遥感分类系统;根据港口用海、城镇用海、围垦用海、盐田用海、围海养殖等各种围填海工程在HJ-1 CCD标准假彩色影像上的色调、纹理、空间组合等特征,建立了相应围填海类型的解疑标志;提出了围填海遥感信息提取的详细技术流程;对2000-2012年河北省曹妃甸新区和滦河口的围填海做了遥感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