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灌阳县农村中小学校的防雷现状,分析基层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32.
层次分析法在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成  张永军  赵玉红 《冰川冻土》2009,31(1):182-188
在研究分析甘肃省内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特点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的主要致灾类型为滑坡(含崩塌)和泥石流.确立了主要灾害本身的活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厘定滑坡分布密度等历史危害性和暴雨分布等10项指标为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主要凶素.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并构造出判断矩阵和特征向量,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划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前,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种合理的安置方式既要考虑政府的征地成本,也要保证农民的利益.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由土地产权转移引起的农民安置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补偿安置办法.其根本解决方法应将被征地农民安置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辽宁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安置途径.  相似文献   
34.
赵玉红 《地下水》2012,(1):132-134
马槽沟是甘肃陇南山区一条典型的暴雨泥石流沟,该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受"5.12汶川"地震影响,沟内岩土体结构松散,沟岸崩滑体发育,泥石流物源丰富,按成因有构造破碎基岩、风化破碎泥岩、结构松散黄土及重力侵蚀堆积物。上述松散物质对泥石流的补给主要表现为降雨坡面冲刷、滑坡崩塌和流体冲刷,其中又以滑坡、崩塌为主。  相似文献   
35.
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地表植被和土壤水分2008—2016年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试验区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确定了各相关因子的贡献率,为黑河流域荒漠化区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龙首荒漠区9年间的生物量变幅85.8—214.6 g·m-2,2015年的群落平均盖度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33.7%和214.6 g·m-2,群落密度对生物量的年际变化贡献大,贡献率27%,群落高度、10—20 cm层次土壤水分对生物量的年际变化贡献次之,贡献率14%;西洞荒漠区生物量变幅55.1—109.8 g·m-2,群落盖度、植株密度和高度等生物因子对其生物量的年际变化影响较小,而0—40 cm层次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西洞荒漠区生物量年际变化的贡献较大,为20%以上。  相似文献   
36.
2018年2月初,湟源地震台钻孔倾斜南北分量出现南倾变化,东西分量在2月24日出现趋势转折变化,持续东倾。4月20日后,2个分量均恢复以往的变化形态。通过现场异常落实,排除仪器供电系统以及数采系统影响,经分析认为湟源钻孔倾斜南北分量启用新格值不准确,改变了观测曲线原本的趋势变化,而东西分量形态变化主要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7.
<正>1研究背景地震孕育过程中,携带震源信息的一些中、小地震事件会随着区域应力场的不断增强,由随机无序分布到规则有序变化,可能成为地震预报中一种重要的中、短期地震前兆。目前震群与后续大震的相关性研究有2种,一种着重于单个震群序列,力求分析单个震群与强震孕育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另一种着重于从一定区域进行大范围尺度的众多震群总体特征出发,研究大震前震群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从总体上分析大震前震群的展布迁移特征,从而寻找其与强震孕育和发生的关系。考虑到震群活动与后续地震并非一一对应,这种对大面积震群活动时空变化的监测,有可能为中期尺度强震发生区域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8.
<正>1研究背景岩石圈磁场能够反映地壳内部磁性矿物的分布情况,同时能够反映地壳内的地质结构、构造。青藏高原磁异常特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康国发等(2011)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青藏高原腹地表现出分布范围宽广、平缓的弱磁异常,边缘地带磁异常强度陡升,邻区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磁异常特征与青藏高原腹地存在显著差异,从磁异常图上能够分辨青藏高原及周边一级构造的边界。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地区的磁异常特征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对2016年青海门源MS6.4地震之前震中周边前兆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5项定点前兆测项震前呈异常,主要集中在距震中300 km的范围内,其中形变类异常最先出现,之后以流体类异常为主,临震阶段以电磁类异常为主。震前前兆异常的演化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迁移性,震前异常出现时间随震中距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α阶段为远源场前兆异常从震中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390—630天;β阶段为前兆异常大范围分布,主要出现在震前100—200天;γ阶段主要为近源场异常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