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5篇
测绘学   46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PANDA??????GOCE????2009???????306-332??????????????????????????????????GOCE???????????PSO??????????PANDA????????????????????????????????α??????????SLR????????4??????????????????????????????????t????????????????GOCE????????????PSO??£??侶?????????????????2 cm??  相似文献   
3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将观测站的实时GNSS数据高速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打破GNSS数据事后处理的传统模式,从而实现GNSS数据的实时处理。对于数据处理中心而言,具备实时GNSS数据流管理功能的软件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自主实现的实时GNSS数据流管理平台软件的实现及应用进行了介绍。该软件采用C/S框架设计,实现后端服务与前端用户界面相分离的效果,可通过网络与观测站建立连接来获取实时GNSS数据流,支持TCP/IP通信协议及NTRIP通信协议,支持解码RTCM3.X、BINEX等多种数据传输格式,能够汇聚分布在各地的观测站的GNSS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实时处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并在我国所发起的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3.
基于北斗三期试验卫星的实测数据确定其精密轨道和钟差,结果表明三期试验卫星IGSO径向重叠弧段精度优于7.0 cm,MEO优于5.3 cm,与二期非GEO卫星相当。采用相应轨道和钟差产品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结果表明,在加入北斗三期试验卫星后,监测站坐标平面精度优于1.0 cm,高程精度优于2.6 cm,相对于仅采用北斗二期卫星定位结果分别提高0.5 cm和1.2 cm,且收敛时间缩短约2 h 35 min。  相似文献   
34.
基于武汉大学PANDA软件生成的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采用MGEX跟踪站多模观测数据进行试算,对GPS、GPS/BDS、GPS/GLONASS、GLONASS/BDS、GPS/GLONASS/BDS以及GPS/GLONASS/BDS/Galileo 7种模式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和收敛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BDS动态PPP收敛速度较慢,收敛后精度能够达到cm级;2)GPS/BDS融合定位北方向分量精度不如GPS单系统定位,但东方向和高程方向分量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都得到改善;GPS/GLONASS和GLONASS/BDS融合定位提高了东方向、北方向和高程方向分量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3)GPS/GLONASS/BDS融合定位20 min即可收敛,收敛后平面精度优于1 cm,高程精度优于3 cm;Galileo的引入对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
结合伽师强震区板块的非连续性变形运动特征,应用球面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以大范围板块GPS监测数据为约束条件,对伽师地区强震前后的位移场、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与运动预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断裂后的再次位移约束,全程模拟了伽师强震群地区从孕震到地震发生,直到再次聚集能量的过程,揭示了伽师强震群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36.
计算了全球网和区域网独立的定轨精度,并将区域网融合到全球定轨当中,研究了区域网对跟踪弧段卫星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APPS、CSRS-PPP、GAPS和magicGNSS四种在线精密单点定位服务系统的实用性,并同时处理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的数据,且与PANDA软件解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精度分析,得出了各系统静态处理外符合精度为cm级、动态处理精度为dm级等结论。  相似文献   
38.
基于GRACE星载加速度计数据的热层密度反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GRACE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热层密度.首先联合采用GRACE卫星2007—2009年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星载GPS数据进行动力学定轨并同时估计加速度计校正参数,依此对加速度计数据进行了校正.根据Sentman稀薄空气动力学方程计算卫星空气动力系数,对校正后的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得到了该时期沿轨热层大气密度.为分析反演密度的精度,将本文反演得到的GRACE-A卫星沿轨密度与Doornbos的解算结果,以及经验密度模型NRLMSISE00,HASD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本文反演结果比Doornbos系统性偏大约5%~8%,二者间的标准差(STD,standard deviation)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其差异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加速度标校以及空气动力系数计算策略.本文反演得到的热层密度较HASDM模型表现为正的系统性偏差且幅度在4%以内,而Doornbos的结果较HASDM模型约系统性偏小4%~7%,二者与HASDM模型的标准差均为30%左右.另外,本文反演密度与NRLMSISE00模型之间存在约30%~40%的系统性bias,其STD也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39.
北斗系统与GPS应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服务。从国内用户应用方面具体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美国GPS的优势,包括定位精度、信号的载噪比、定位速度和应用模式等,给出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的一些应用测试数据。同时指出了对北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其开发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发展战略中高技术竞争的一个主要焦点。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中,导航星座轨道的精密确定和预报技术是保证卫星导航系统正常运行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导航星座的轨道精度是衡量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利用导航星座进行低轨卫星精密定轨是导航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前沿、最具战略性的方向,高精度的低轨卫星轨道是提高卫星应用水平的基础。基于星载GPS数据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一直是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我国提高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我国还鲜有高精度成果报道。因此,加大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自主产权的卫星导航数据综合处理软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