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殷延安  杨胜朋 《高原气象》2023,(5):1351-1360
利用2007-2009年Cloud Sat卫星云廓线雷达(nadir-pointing cloud profiling radar,CPR)资料,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Global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COSMIC)掩星资料,分析了不同类型云内COSMIC掩星资料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分析场之间的折射率偏差特征。COSMIC与ECMWF和NCEP之间的折射率偏差分别用NbiasECMWF和NbiasNCEP表示。研究发现,NbiasECMWF在积云、层积云、高积云和高层云中的最大值分别为1.2%、0.2%、0.5%和0.2%,而NbiasNC...  相似文献   
72.
河源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车秀珍 《热带地理》2004,24(2):182-186
河源市是典型的山区,地处东江上游,是香港、深圳、广州东部、东莞和惠州等城市和地区供水、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林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保护好东江水资源、山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促进河源市及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河源市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河源市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及生态建设思路与对策,为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邢延安  杨静  朱航  李延峰 《吉林地质》2012,31(2):147-150
利用MIPGIS中的DTM功能,结合Microsoft Excel处理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化探数据的方法及成图时注意的一些问题,处理化探数据方法便捷准确。  相似文献   
74.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土地紧张、能源浪费、交通拥堵、安全防灾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杭州市近期出台了《杭州市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记暂行规定》,对市区国有土地范围内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出让方式、规划参数确定和登记发证等均作出详细规定,为今后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有人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根据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相应的城市人口将达到6.5亿人。承载这样的发艮速度,容纳如此庞大的人口,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之路,实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2000年紫金山天文台赣榆观测站观测到的在太阳上7个中小抛射事件,认为它们的特点是不伴随发亮现象,长1—2.5万公里,宽3—5千公里,寿命3—7分钟,产生在弱磁场处远离大黑子的地方,用一维沿磁弧流动的流体力学方程的数值模拟来解释这种抛射,结果显示,与Suematsu等和Shibata等模拟针状物和日浪不同,不是激波或反弹激波将光球色球密度量级的物质推向日冕,而是重联后的连续物质流动形成这类抛射的,大约5分钟的演化,即可达到流体力学稳定解。  相似文献   
76.
对“关于太阳线性无力场评注和快速傅氏分析法的应用的评论”一文,提出一些看法和补充,以增进对无力场计算太阳磁场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基本单元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Grid+Voxel的基本单元体划分方法及不同类型属性信息提取的量化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最小近似均质体的3D剖分,及基于基本单元体不同类型的属性信息定量提取问题,修正了传统的以地面为参照的2D平面单元划分方法,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基本分析单元划分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8.
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2015年台风“苏迪罗”二次登陆过程,利用NCEP ADP提供的无线电探空、飞机报观测资料,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并进行36 h模拟预报,从台风移动路径、强度、降水及模式初始场改进等方面分析了同化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同时同化两种资料能够有效改善台风移动路径、中心附近最低气压的模拟。对浙闽降水关键区24 h降水的TS评分结果表明,该同化方案对台风降水的预报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尤其是中雨和特大暴雨的改进最明显。对于模式初始场的温度、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在各高度上的均方根误差,除湿度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并且同化对于台风结构的模拟也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79.
通过石屏二矿勘查区含煤地层实测剖面及钻井岩心沉积学分析,认为龙潭组为陆相-海陆过渡相沉积,其中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形成了风化残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潟湖-潮坪沉积体系;C25煤层形成于泥炭沼泽相,C24煤层形成于滨湖相,C20、C19、C17、C14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相及分流间湾相,C11煤层形成于潟湖-潮坪相;勘查区最有利的聚煤环境为风化残积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煤层除受沉积环境影响外,还受控于层间滑动断层及上覆砂岩冲刷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利用轨迹分析法、印痕分析和流场分析法,结合上甸子站卤代温室气体H-1301、HCFC-22、CFC-11和SF6在线浓度观测数据,选取2012年9月7-12日上甸子测站卤代温室气体浓度短期波动典型个例进行分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7日12时,污染发生前,气团主要来自较远的偏西北、偏北方向,水平输送距离长,移动迅速,垂直高度高,对应的卤代温室气体浓度偏低,H-1301、HCFC-22、CFC-11和SF6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x10-12、350x10-12、260x10-12、10x10-12;9、10日有一定比例的气团在测站的偏南区域近地面回旋打转,水平输送距离短,垂直高度低,在边界层内缓慢移动,不利于污染物在边界层内扩散,导致卤代温室气体浓度偏高,对测站浓度的短期抬升贡献较大,9日12时H-1301、HCFC-22、CFC-11的峰值体积分数分别达到45x10-12、1 200x 10-12、310x10-12,10日03时SF6的峰值体积分数达到28x10-12;11日西南方向回旋气团消失;12日气团完全来自较远的西北方向且轨迹移动较快.印痕分析与轨迹分析结果一致:7、8日敏感性系数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测站以北,9、10日敏感性系数较高区域分布在测站偏南,11、12日测站偏南的敏感性系数较高区域消失.流场分析结果表明:9、10日环流形势有利于污染物在测站区域累积,造成测站浓度的短期抬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