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关于南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珠产业的特色、优势、现状,针对其目前存在养殖环境恶化,珍珠贝生长慢、病害多、死亡大,珍珠单产低、质量差、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效益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实现南珠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容量管理;加速良种选育与新品种开发;加强技术培训,推广规范化养殖;革新加工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扶强龙头企业;促进南珠产业向集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珠母贝亲贝催熟培育和催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来源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亲贝分别进行海上浅吊疏养促熟和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培育,且采用阴干、藻液、温度、低盐度刺激和异性产物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来源亲贝性腺发育及亲贝开始排放时间、排放率、受精率和幼虫畸形率情况.结果表明,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法亲贝性腺成熟度比浅吊疏养促熟法好、死亡率低;相同培育方法,北部湾亲贝比海南亲贝性腺成熟快,但死亡率高;阴干刺激3 h+藻液刺激1 h+异性产物诱导,性腺达到第四期(排放期)的亲贝才排放,且排放的性细胞成熟度好,受精率高,幼虫畸形率低.  相似文献   
13.
企鹅珍珠贝的柱形笼养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采用柱形笼和锥形笼同时进行鹅珍珠贝2cm左右幼苗养成到8cm左右中贝,经过10个月的养殖,柱形笼比锥形笼幼苗的生长速率(以个体平均壳高增长值为主)提高37.1-38.7%,成活率提高53.6-69.7%,且柱形笼养成的企鹅珍珠贝幼贝生长旺盛,个体强壮。  相似文献   
14.
珠母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符韶  梁盛  邓陈茂  劳赞 《海洋科学》2003,27(1):11-13
2002年3月1日于海南陵水县黎安港湛江海洋大学珍珠试验站 ,在珠母贝年龄偏小、性腺发育尚未十分饱满的情况下 ,选取雄性2只、雌性10只 ,通过人工催产的方法 ,促使2雄8雌排放精卵 ,受精率为86.36 % ,受精后20h胚胎发育为直线绞合幼虫。在水温23.5~29.7℃ ,盐度30.6,pH8.1的条件下 ,幼虫经66d的培育 ,共出池3mm±0.3mm的珠母贝苗126.8万只 ,初步取得了珠母贝人工育苗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湛江港石门海区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Gould)养殖,出现苗种大批死亡、生产不稳定等现象。本文对该海区近江牡蛎的生活环境和个体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它的采苗、养成、生物敌害的防除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珠母贝人工苗养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海区、不同水层养殖珠母贝人工苗,及用不同方法进行养殖小贝。结果表明:在开放性、半开放性、内湾性海区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51.4、69.8mrn.成活率分别为6.4%、0.8%、0.5%,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海区中3m、6m、9m、12m、15m水层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67.4、62.8、56.9、51.9mm.成活率分别为6.4%、6.8%、8.1%、11.7%、13.9%.随着水层的加深.珠母贝的生长变慢.成活率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个月龄小贝用穿耳法、片笼法、锥型笼法养殖5个月后.壳高分别长成56.1、55.7、51.7mm.成活率分别为72.6%、59.9%、51.7%,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在详细分析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海区,定量、低密度和开展外海深水海区珍珠养殖;加速大型珍珠贝全人工养殖与育珠的研究,丰富养殖品种;建立良种场、实行马氏珠母贝种质复壮;加强技术推广,延长育珠期、提高珍珠质量;抓好珍珠深加工、开拓珍珠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带动珍珠业向集约型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氏珠母贝的术前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根据马氏珠母贝手术贝的不同生理状态,分别用控制海水流量、饵料等抑制贝的生殖腺发育,或促进生殖腺发育并诱导产卵排精的方法,对手术贝进行术前处理,结果表明:手术后休养期成活率平均为92.9%,最高的达95.3%;育珠期成活率平均为75.3%。最高的一组达85.3%;平均每个贝留核数1.06粒,最高的达1.17粒,同时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用术前处理方法,产量和产值可提高52.3%。  相似文献   
19.
以室内育苗池或玻璃缸养殖方式,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换水量和倒池培育对珠母贝浮游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育密度为0.8、1.2只/mL,直线铰合期时间分别为7.00、7.40d,日均生长为5.16、4.87μm,壳顶期时间分别为10.76d和10.77d,眼点期密度为0.58只·mL-1和0.60只·mL-1,差异不显著;日换水量分别为40%、60%、80%,直线铰合期时间、壳顶期时间、日均生长及眼点期密度差异不显著,日换水量40%能满足幼虫的生长和存活;壳顶初期进行倒池培育,能促进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术前处理和室内水池休养对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在近几年的珍珠生产中发现,育珠贝成活率很低,从母贝植核到收珠,育珠贝成活率不到50%,有的仅在休养期就死亡50%~60%;其次,育珠贝的留核率,平均只有25%~35%,而所产珍珠颗粒小、珠层薄、形状差、销路不畅,造成珍珠养殖场生产效益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1995年4月1日~10月31日,作者在湛江水产学院珍珠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的试验工作。其中以术前处理和室内地休养效果最显著。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用贝选自湛江市硇洲岛、徐闻县和安镇以及雷州市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