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珠母贝、亲贝人工促熟培育与催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3 ~24℃开始,每4~5d升高水温1℃,终至26~27℃,并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artriconrutum)及辅助饲料投喂培育,促进珠母贝[Pinctadamargaritifera(Linne) ]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用阴干刺激、异性产物刺激及浓扁藻液结合诱导,催产率达100%。  相似文献   
32.
北部湾的文昌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昌鱼是海洋稀有的原始脊索动物,它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是研究动物进化系统的一种珍贵材料。我国的文昌鱼,据以往报道,主要分布在福建厦门同安刘五店和山东青岛、烟台等地。1982年7月至1985年3月,我们在北部湾进行文昌鱼资源调查,采到的文昌鱼经鉴定为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即厦门文昌鱼,图版Ⅰ:1)。现将它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采捕方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决大珠母贝植核育珠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吐核问题,进行了采用固核器、磁性吸引力、手术缝合伤口和医用胶粘合伤口等4种强制性固核技术的大珠母贝植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核器和磁性吸引力固定珠核的植核效果最好,休养期成活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留核率达到100%;手术缝合伤口固核方法也有较好的固核效果,休养期留核率达到67%,但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较对照组低,为76.7%;医用胶粘合伤口方法无固核效果,育珠贝休养期成活率和留核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在海区中养殖珍珠常受到台风、淡水、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敌害生物的侵袭,使育珠贝大量死亡。在岸上水槽系统,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养殖海水珍珠——工厂化育珠,则可避免上述的影响。本文介绍工厂化培育海水珍珠的试验设施、育珠试验、试验结果与评价。  相似文献   
35.
大珠母贝人工苗养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邓陈茂  梁飞龙  符韶 《海洋科学》2000,24(10):11-13
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Jameson)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区 ,栖息在低潮线至水深100m或更深处 ,其栖息地多为石砾海底或砂质底 ,全年环境因子 ,如水温、盐度和底质等变化很小[2]。大珠母贝个体大、生长快 ,能生产大型优质珍珠 ,贝壳可做贝雕和药用 ,经济价值高 ,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珍贵品种。但大珠母贝人工苗在海区养成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特别是下海2~5个月 ,壳高2~4cm时大量死亡 ,严重制约大珠母贝养殖业的发展。国内有关单位对此进行了研究 ,但至今对大珠母贝苗在海区养殖大量死亡的原因还不明了。为了在…  相似文献   
36.
1997年 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 ,1999年 11月培育出壳长 4 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 ,首次获得尖紫蛤人工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