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统的地图制图为了符合制图规范和读图者视觉要求,往往无法保持完整的地理意义[1].以地理数据库为基础的地图制图,能够有效地存储、转换、分析和利用信息传输和反馈的完整性[2],可以满足地理分析的功能,但无法达到相应的制图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以及海底地名命名规则和标准的演化过程。在介绍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海底地名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发展趋势。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对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邢喆  奚歌  樊妙  李鹏  李四海 《海洋通报》2013,32(1):8-11
针对现有海陆高程信息的统一管理需求,论述了航空LIDAR资料和海底地形资料的处理流程,研究了现有主要垂直参考面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海陆地形转换模型构建的方法.以上海市海岸带为示例,实现了海陆高程/深度数据的无缝拼接.构建了区域海陆一体DEM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专名是海底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地形特征本身或命名个人乃至国家的信息。恰当专名选词,有助于该地理实体的流传和推广。在全球海域建立系统准确的海底地名专名命名体系,可利于识别和检索海底地形特征,实现对其高效管理和广泛应用。文章在简要总结国际海底地名发展历程和专名命名通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海底地名专名选词应遵照的基本原则,并为建设我国海底地名专名命名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鉴于传统GP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筛选方法工作量大的问题,引入了模糊聚类筛选理论,将其与载波相位组合理论相结合.对聚类指标进行了选取.运用最大树聚类法对GPS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进行了分类。通过矩阵变换法及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Pedersenbreen冰川是我国北极冰川运动监测的重点研究区域之一。本文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共31景Sentinel-1A中等分辨率SAR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PS-InSAR技术对Pedersenbreen冰川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形变监测,获取Pedersenbreen冰川沿雷达视线方向的运动速率图,提取Pedersenbreen冰川沿雷达视线方向的运动信息。研究发现,Pedersenbreen冰川整体处于向下游运动的趋势,Pedersenbreen冰川主体的运动速率范围为-8.901~-2.957 m/a。将冰川运动速率沿铅垂线方向进行分解,得到GPS监测点P1、P2、P3、P4、P5缓冲区的冰川表面垂直变化速率均值,分别为-2.316 1 m/a、-2.438 7 m/a、-1.851 7 m/a、-2.181 1 m/a和-1.875 4 m/a。基于GPS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冰川表面垂直变化速率分别为-1.879 6 m/a、-2.041 3 m/a、-1.422 0 m/a、-1.722 3 m/a和-1.376 9 m/a,误差均在0.5 m/a之内,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表明PS-InSAR技术可以用于极地冰川运动趋势的变化监测,是冰川监测手段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专题制图标准是规范海洋专题图制作、建立读图者一致认知, 以及实现海洋信息共享的基础。随着我国海洋科 学调查的逐步深入及大量制图成果的涌现, 制图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定义与描述 、获取与处理 、检测与测 试 、成果与服务等 4 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海洋制图标准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 (1) 海洋专题地图的标准化尚待提高, 尤 其是与陆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质图 、航海图标准化相比, 发展较为缓慢; (2) 908 专项及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 项在海洋制图标准方面的大力建设, 使得海洋专题要素分类 、表示方法 、图件类型和图面整饰等趋于成熟和一致; (3) 当 前海洋专题制图标准多以定义描述类的图式图例为主, 缺乏处理与分析、表达与管理、检查与评价、输出与共享等全链条的 标准支撑。今后, 除海洋调查、信息化之外海洋制图应加大其他领域如海洋生态、规划、灾害等海洋制图标准的编制, 注重 多要素、多维度、多时序海洋现象和规律的制图表达, 深化地图要素设计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测量平台,是卫星遥感和常规航空摄影的有效补充,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已成为重要的海洋信息获取平台。本文从海洋地形图测绘、环境监测、海冰监测、海洋航磁测量和机载激光雷达测深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无人机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与实践现状,指出了发展无人机测绘系统的必要性与意义,并就无人机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 1990、2000、2005、2010、2014、2017 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杭州湾各时期大陆岸线。通过对岸线长度和类型、岸线变化速率,以及岸线变化区域类型的变化情况统计,综合分析杭州湾大陆岸线时空变迁规律。研究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杭州湾大陆岸线整体向海一侧推进,自然岸线保有率持续下降。围填海等工程建设是导致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围填海工程的管控和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科学合理的海岸带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冰川触地线是内陆冰盖和漂浮冰架的分界线,其位置的准确界定对南极冰川物质平衡计算、冰川动力学建模、冰川变化和海平面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Sentinel-1A/B雷达影像数据在南极触地线大规模提取中的应用,基于2020年Sentinel-1A/B雷达影像数据,采用DDInSAR方法对南极触地线进行了大范围的提取,提取触地线约23 472 km,结合MEaSURE_GL、MOA_GL2009、MEaSUREs冰流速等数据对触地线提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DInSAR方法和Sentinel-1A/B雷达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对南极触地线长期、高效且较全面的提取,南极不同地区的触地线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存在稳定、回退、前进、消失和冰升等多种变化现象。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可以完全应用6 d的Sentinel-1A/B雷达影像数据提取触地线,东南极大部分区域只能应用12 d的Sentinel-1A/B雷达影像数据提取触地线。潮汐运动的强弱影响触地线的提取质量,在西南极的强潮汐区域触地线提取质量较高,在东南极冰盖周围的弱潮汐区域触地线提取质量较差或者结果空缺。南极触地线的提取受冰流速影响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