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860篇
海洋学   377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GPS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5日至8日在无锡国家测绘局培训中心举行。这是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首次举行的GPS专题学术讨论会,也是第一个被中国科协列为全国重点的学术会议。1992年是国际空间年,这次会议正是为配合国际空间年的活动而举行的。共有50名来自全国各地32个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厂商、管理和出版部门、以及生产单位)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2.
苏皖凹凸棒石矿物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皖凹凸捧石粘土矿物包括沉积、风化及火山碎屑蚀变三种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于内陆浅水湖盆水下玄武岩风化蚀变及地表玄武岩的风化。不同成因类型的凹凸棒石在矿物晶体结晶程度上有较大差异。通常,由风化作用生成并与碳酸盐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低,较纯的并与硅质岩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高。它们在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上表现为:前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低,吸收峰弱且峰形钝。后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高,吸收峰尖锐。因此研究凹凸捧石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基本上区分出它们的成因类型。本文还对凹凸棒石红外吸收光谱振动波数带进行了划分,并对相应的振动类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对《砂层含水层导水系数值对比计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6)表1所列试验资料的计算,我们得出了几点与《砂》文不同的结论。 1.T_单与降深的关系 T_单值不是《砂》文中所述随降深的增大而增大,却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辽宁复县等地含矿金伯利岩的实际资料为基础,从金刚石的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粒级与颜色、类型以及年龄等方面综合探讨了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多源性标志。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本文分析了取样管的材质、壁厚和腐蚀对土样质量的影响,不同管材与壁厚的刚度关系,提出了薄壁管的使用条件及合理的壁厚,为正确选用薄壁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8.
吉林石炭纪的生物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玉鲸  郑春子 《地层学杂志》1991,15(4):294-301,277
<正> 吉林省石炭系根据岩性、岩相、沉积类型和生物群性质,以挥发河—古洞河深断裂为界,分为北、南二区。 (一)吉林北区 吉林北区石炭系属天山—兴安地槽型沉积。分布于双阳、永吉、磐石、辉南、怀德、安图、延吉等地。吉中石炭系发育较全,下、上石炭统均有出露,向东上石炭统上部发育良好,向西出露零星。岩性以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沉积为主,夹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含丰  相似文献   
129.
130.
本文数值研究了地球远磁尾中流动撕裂模不稳定性所引起的磁场重联过程.结果表明,在短暂的指数增长之后,当磁岛宽度接近等离子体片厚度时,流动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增长率大大降低,最终磁岛宽度趋于饱和.磁岛的饱和宽度随着磁Reynolds数S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剪切流动层宽度δV的增大而增加.在S→∞的情况下,流动撕裂模将退化为流动颈缩模,磁场重联不再发生.当飞船通过由流动撕裂模不稳定性所形成的磁岛时,即可观测到磁场B_z分量由北转南或由南转北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