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1.
文章对“陆壳”、“洋壳”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理论的一些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对中国大陆内是否有过古大洋以及深断裂的功能等作了一些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2.
在完成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研课题"广西风化矿床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接触了一些有关广西人工堆积砂锡矿床的勘查报告,在对这些报告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人工堆积矿床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3.
稀土资源极为宝贵,必须十分珍惜。1986年以前广西在桂东南探明了一批风化壳钛铁砂矿床,并逐步建立矿山进行开采,但并不知其中含有共生稀土矿;1989年在勘查陆川清湖钛铁矿时,发现其共生有稀土,并探明稀土矿储量也达到大型矿床规模;之后又检查了几个早年勘查的矿床,证明均有稀土矿共生。为了充分利用桂东南钛铁矿床中共生的稀土资源,文章在介绍桂东南钛铁砂矿床基本情况及其共(伴)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勘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对共(伴)生稀土矿进行检查、评价、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人类是依赖自然资源生活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前进、发展过程。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程度和技术水平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作为考古工作重要对象——古人遗留下来的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是不同时期古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的证明。矿产资源勘查,又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25.
广西属南华褶皱系的一部分,是加里东运动褶皱回返的地槽区。本文所讨论的各种构造、限于加里东构造层上的构造。  相似文献   
26.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郜兆典 《广西地质》2002,15(3):25-32,36
文章通过分析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制因素,矿床地质特征,提出大厂矿床成因类型属物质多源岩浆热液矿床,认为该矿床还具有可观的找矿远景,提出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海相热水沉积矿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郜兆典 《广西地质》2000,13(2):23-29
  相似文献   
28.
文章阐述了成矿区划分与大地构造的关系,认为大地构造学也是研究矿床成矿理论的基础,矿床学家应从矿床成矿角度参与大地构造研究,这样既可解决矿床成矿的理论问题,也可丰富大地构造学。并论述了广西的大地构造特征,提出了广西成矿区划分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9.
30.
文章讨论了深断裂在地壳发展各阶段的活动特点及控岩、控矿情况,指出了深断裂的识别标志及研究深断裂的重要性,研究方向。由于深断裂控岩、控矿的重要作用,研究深断裂涉及构造、岩石、矿床等多学科,呼吁建立“深断裂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