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针对2014年1月26日—2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出现的一次严重雾霾过程,对污染物浓度、环流形势和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强度变化与AQI指数、PM_(10)和PM_(2.5)浓度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PM_(10)和PM_(2.5)是此次过程的首要污染物,SO_2和NO_2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但对AQI指数的影响较小。高空持续稳定纬向环流和中低空西南暖湿气流,逆温层持续存在且低空风速小是有利于连续雾霾过程的背景条件。地面平均风速小,平均日温差小,相对湿度大于85%,能见度低使地面湍流活动弱,大气维持静稳状态,空气污染持续加重。  相似文献   
22.
郭洁  宋雯雯  郑昊  刘新超 《干旱气象》2019,37(3):370-376
利用1961-2016年大渡河流域1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上、中、下游三个分段流域的面雨量,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流域内雨季开始及结束期。结果表明:(1)大渡河中、上游面雨量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下游年降水量相对变率和极差最大,其次是中游,上游最小;夏季流域面雨量最大,占全年降水的50%~60%。5-9月流域面雨量在100~200 mm之间,11月至翌年2月在5~20 mm之间,流域内面雨量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延迟,上、中、下游相差近1个月。(2)依据雨季转换指标计算出的雨季开始及结束期比依据强降水计算的更稳定,大渡河流域下游进入雨季最早,其次是中游,上游最晚,而上游雨季结束最早,其次是中游,下游最晚,上、中、下游雨季持续时间分别为172 d、182 d和195 d。(3)当上游出现强降水时,中、下游很少同时出现强降水,当下游出现强降水时,中游经常同时也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23.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启发式搜索的概念,并由此基础上阐述将功能需求配置进行细分并用与或树来表示每种功能需求配置划分方案,再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与客户共同制定相应的评价因素及权重后,通过状态空间的启发式探索策略来得到气象服务产品功能需求配置划分的最优方案,最后举例证明四川省重大气象灾害全媒体直播产品的需求转换成为功能需求配置划分方案,并利用启发式搜索策略来得到最优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利用MOD10A2遥感影像提取大渡河流域2010~2014年积雪覆盖数据,结合水文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大渡河流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子-积雪面积-径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积雪面积最大的是康定,最小的是泸定。积雪在冬季最大,夏季积雪最少。积雪面积变化随月份起伏明显,积雪过程集中在10月到次年4月。降水和气温变化较一致,其峰值滞后于积雪面积峰值。积雪和气温、降水的相关性表明,积雪面积与气温、降水呈负相关,且气温与积雪面积相关性更大。径流的变化具有周期性,5月开始迅速增大,7月达到最大值。径流和积雪以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径流与积雪面积呈负相关,与气温和降水都是正相关,且径流与降水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25.
郭洁 《气象》2005,31(5):59-61
利用峨眉山1951~2000年夏季降水资料与海温、亚洲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阻塞高压等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因子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峨眉山夏季降水的预测信号,并初步建立峨眉山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6.
旅游业是极具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四川旅游资源就如何开发利用及评价旅游气候资源,拓展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7.
城市生态网络与效能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物质载体。为了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应该转变传统规划思想 ,做到 :( 1)承认城市规模极限的存在 ;( 2 )在城市圈层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网络 ;( 3)实现从“功能规划”到“效能规划”的转变  相似文献   
28.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及其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12月和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病例,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1月和12月为高峰期,8月最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年龄呈反比,年龄越小,患病的几率越大;男童比女童更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气象要素有紧密的关系,并且气象要素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滞后性,冷空气影响是发病人数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逐步回归法,分四个季节建立了呼吸系统疾病逐日发病人数的预报方程,并进行了等级划分,经预报检验,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9.
通过攀西林区云南松林的一系列旧火烧迹地的更新恢复和生态变化的遥感调查,对各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确定了评价因子(变量)及其评价标准,利用遥感信息,以及地形、土壤、林分和林木受害程度等要素的8个因子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和火烧年限等为变量,通过多组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建成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评价模型,经野外调查结果验证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攻关目标。为使该模型能适应森林生态遥感监测运行系统的需要,对各监测因子数据的获取、植被指数的提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30.
付智龙  李国平  姜凤友  郭洁 《大气科学》2022,46(6):1366-1380
本文利用国家基本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雨量、FY-2G卫星TBB、ERA5再分析等资料,对2017年7月23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暖区山地暴雨事件进行动力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此次暖区山地突发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弱天气形势背景下,盆地西部前期高温、高能的环境条件与伸入盆地的东南风受到龙门山脉的强迫抬升是这次暴雨触发的诱因。(2)山地—平原环流在夜间的转换使背景东南风形成深厚的倾斜上升运动,是暴雨增强和中尺度对流云团重组发展的原因。(3)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山地—平原环流受近地面热力扰动驱动。在白天,盆地西部山坡为正虚温扰动区,而同一高度的平原则是负虚温扰动,山地—平原环流从平原吹向山地;到了夜晚,虚温扰动在山地、平原两侧的分布发生反转,山地—平原环流因此转为从山地吹向平原;当去除模式地面热源时,近地面的热力扰动几乎消失,盆地西部山地—平原环流无法形成,与山地—平原环流对应的辐合区随之消失,导致模拟的过程累积降水量显著减少、强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