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纯青  夏日元 《中国岩溶》1993,12(2):173-178
“全球变化”是世界和我国在近年来都是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它包含了环境变迁的研究内容。从广义上讲,含“全球变化”的岩溶地质信息应分(不受人类影响的)第一环境信息和(受人类影响的)第二环境信息;从信息载体空间展布的位置来分,可为地表与地下岩溶地质信息两大类;而从信息载体的形态与占有空间的规模来分,可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岩溶地质信息等。   相似文献   
32.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建设的环境问题之一。八十年代以来,已在若干水库发生了此类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典型事例,分析了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指出需要加强调查、观测、模拟试验研究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西南岩溶区岩溶基本特征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西南岩溶区跨越黔、滇、桂、川、渝、湘、鄂、粤8省(市) ,面积54万km2 , 236个岩溶县, 1亿多人口,是国内外最大的连片岩溶区之一,也是全球岩溶之瑰宝。但对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研究,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本文从区域岩溶特征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4.
广西西江流域降水极值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颖洁  郭纯青  黄夏坤 《水文》2012,32(2):72-77
根据1958~2007年广西西江流域年最大1d、3d降雨量,首先,绘出平均年最大1d、3d降雨量变化曲线图,研究其趋势变化;然后,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广西西江流域内103个测站1958~2007年年最大1d、3d降雨量进行趋势分析;最后,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对代表站点的年最大1d、3d降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广西西江流域平均年最大1d、3d降雨量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均不显著;广西东部和东北部年最大1d、3d降雨量增加趋势明显,其中东北部最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西江流域6个代表站年最大1d、3d降雨量不同区域趋势变化存在差异,东北部、北部存在递增的区域,其余为递减的区域,但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
胡君春  郭纯青 《地下水》2012,34(6):90-93,172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土壤贫瘠、成壤条件差,加之西部经济大规模崛起进程中,煤炭资源探、采力度加大,对水资源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西南原本水资源匮乏、干旱洪涝频发、水环境脆弱,加之极端气候和大规模煤炭资源探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索中国西南煤炭资源开发与水相关的正、负效应,结合绿色煤业、煤矿矿山地质公园和煤矿地质遗迹、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路,强调煤与水均属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针对西南煤炭基地特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
侯伟  郭纯青  孙志忠 《吉林地质》2010,29(2):112-116
研究区隔污层为厚1m的亚砂土,隔污性能差,污水、垃圾无固定放置场所,且以明渠排放。根据污染程度确定了轻度污染区2600km2、中度污染区510km2、重度污染区663km2,提出了建立暗管排污系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7.
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河系形成与发育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并加以详细评述,为今后岩溶地下河系水能调控空间定位与水资源开发提供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8.
埕岛下古生界古岩溶充填物中流体包裹体非常丰富,不同的岩溶过程中捕获的包裹体的性质和形态有很大差别。研究表明,区内包裹体捕获的环境主要分为三种: 即表生岩溶环境捕获的包裹体、浅埋岩溶环境捕获的包裹体和深埋热水、油田水岩溶环境中捕获的包裹体,这分别与本区的第四、五、六次岩溶过程相对应,其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温阶分别是70~ 100℃低温阶、100~ 140℃中温阶和140~ 250℃高温阶。   相似文献   
39.
由于岩溶区隧道穿越空间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特殊性,加之地区差异性和水文循环系统的不确定性,各类预测方法均存在其自身的缺点,致使涌水量预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从水文机理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出发,结合岩溶区快速补给与慢速补给的差异与特征,采用水均衡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3种方法,对金奎地特长隧道岩溶涌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水均衡法计算结果值最大,径流模数法计算结果值最小,专家评判系统计算结果值在二者之间。经验证,专家评判系统更为精确,该方法强调次降雨对隧道岩溶涌水的作用,提高了隧道岩溶涌水量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