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海湾扇贝养殖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2002年,对莱州湾养殖海湾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海湾扇贝养殖集中海区莱州市金城镇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海湾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理化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海湾扇贝在0.5~1.3cm的幼贝阶段死亡率较高,达50%;随后死亡率降低,1.3~2.2cm的幼贝阶段死亡率约为20%,以后各阶段死亡率平稳,均在7%以下,累积死亡率约为60%.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低温(20℃以下)可能是养殖海湾扇贝幼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而高温(27℃左右)对海湾扇贝成贝生长无不良影响.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海湾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即0.5,1.5,3.0,3.6和5.0cm的海湾扇贝RLO的感染率分别为15%,35%,80%,50%和20%;RLO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0,1.5,16.0,11.5和5.0.在病原生物检查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支原体原核生物(MLO)寄生.结合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分析,初步认为类立克次体(RLO)可能是海湾扇贝在海上吊养的幼贝阶段发病死亡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2.
23.
24.
中华乌塘鳢仔稚鱼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维翥 《热带海洋》1992,11(2):100-104
  相似文献   
25.
关于含沙量水样加速沉淀問題,我站初步作过試驗,利用一个玻璃管狀的玻璃小量杯,嘴上系以繩,一人用力作旋轉的搖动,待1~2分钟后,含沙的絕大部分已沉淀,水中虽比清水还是污濁,但含沙很小可以將其倒在濾紙上迅速滤完,这样作法的优点是:(一)如果做一个摇动机械可以將刚提取的水样,放在搖动机上轉动,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