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2.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 Vp/ V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 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3.
依据随州三里岗ML4.7地震序列的地震监测和宏观调查所获得的基础资料,对此次地震序列的时空强特征及地震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使地震资料准确可靠,对混淆在序列中的爆破波形与地震波形进行了鉴别和剔除。结合这些基础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认为随州地震序列在成因上与该地区存在的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有关,但主发震构造是北西向断裂。  相似文献   
24.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大陆强震机理的一种物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从地壳运动角度利用重复大地测量数据分析大陆强震机理,提出了利用反映地壳内部密度变化或时变的物理量来分析强震发生的密度变化机理的一种物理方法(1)介绍了地球内部密度时变的一般理论和单层密度时变理论,提出了分步迭代算法;(2)简要分析了断层位错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效应;(3)分析了1996年丽江7级地震前震区南部地壳密度时变(变化)的特征;(4)初步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中可能的地壳内部密度时变(变化)前兆模式或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25.
根据对常德1631年地震事件的史料鉴别,尤其是江陵为典型七度震害这一事实,运用震声传播方向和地光物理场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拟合推断此地震事件的序列主要由安乡北63/4级地震、常德北太阳山7级地震、澧县6级地震、大庸6级地震和澧县-安乡61/2级地震组成,相应的地震地质背景是江汉-洞庭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剩余形变呈四象限分布。若考虑地震-构造相关分布为“Z”字型,则该地震事件的主控构造-太阳山断裂带  相似文献   
26.
丹江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是鄂西地区现代强震序列中的一个事件。其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向可能为近东西向。笔者提出的介质均匀度变化产生的应力调整效应和引用斯诺的宽空间无限水库荷载与孔隙压效应,阐明了北西西向淅川地堑和林茂山北东向隐伏剪切断裂易于诱发地震,而南北向丹江挤压破裂带不易诱发地震的外因。指出:库区现今不可能还有同阶或更高阶弹性位能存在,从而推断丹江水库现有水域的地震活动将不因二期工程而继续起伏性衰退;然而,新淹没区则需正常监视。  相似文献   
27.
选择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8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即地震频次N(M L≥2.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D值,用因子分析法对2005年11月26日九江 瑞昌5.7级地震前活动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 fa、主要影响因子及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95.14%,即主影响因子数为4个,其贡献率分别为50.53%、23.50%、16.79%和4.33%。  相似文献   
28.
地壳和上地幔密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至少,某些构造力起源于地壳和上地幔密度结构的重力作用。响应这些重力构造力而发生的地震能量终究来自其密度结构的重力位。这种地震能量可以直接来自重力位,无须间接地通过中间的弹性应变场。所提出机制含有沿重力不稳定密度结构的某一断层的重力位局部衰减。实发性形变伴随有重力位能释放和弹性应变增加,而进一步的断层运动则由于这些弹性应变的应力被中止。  相似文献   
29.
1857年1月9日特琼堡(Fort Tejon)地震是加利福尼亚过去200年历史时期中所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震级约为8(1/4)级(里克特震级)。这一地震沿圣安德列斯断层的225英里的地段发生。该地段从中加利  相似文献   
30.
滇西重力断层运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地表观测的重复重力数据综合反映了地表观测点的位置变化、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和地壳内部构造变形,通过反演这些数据得到的断层位错运动的时间变化综合反映了地壳内部形变和密度变化的耦合运动。为此,利用滇西1985年以来的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推断结果确定断层运动模型作为约束,并考虑到观测数据和模型粗差,反演获得了滇西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的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滇西1985-2001年断层运动的时间变化表现出断层往复运动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区内Ms≥6.0地震(如1996年丽江Ms7.0地震、1998年宁蒗Ms6.2地震和2000年姚安Ms6.5地震等)的孕育过程。指出强震孕育过程遵循地壳内部密度和地壳形变耦合运动模式(简称DD耦合运动模式),并给出了断层位错DD耦合运动模式的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