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基础上,利用成都地区2000年Landsat 7 ETM+遥感数据,通过图像数字处理和地物热红外波段辐射值反演,得到成都地区地面热场分布图,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成都地区热岛效应明显,热场分布带有规律性,成都市区及周围城镇及人口较集中区地面亮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多个高值热场中心(热岛),与这些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等快速发展、地面结构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水域和绿色植被能够明显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42.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下-中侏罗统龙山组,位于最新填绘的唐盖河-新迭村构造混杂岩带(康西瓦构造带)的南侧,总体为一套青灰色-灰色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主要以泥灰岩和杂砂岩为主,源区岩石没有经过充分的搬运、分选,成熟度比较低。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和Eu亏损明显的特征,与典型上地壳非常相似;而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也接近于大陆上地壳值;说明下-中侏罗统龙山组物源来自上地壳。沉积环境综合分析表明,龙山组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近滨-前滨环境,表现出进积特征,总体为一个海退序列,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海平面下降、残留海盆收缩的沉积构造环境。从物源区构造背景来看,龙山组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兼具大陆岛弧性质。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龙山组为羌塘地块和昆仑地块拼合之后形成的残留洋边缘沉积,其主要物源来源于其北侧的康西瓦构造带。  相似文献   
43.
浅析汕头市耕地减少趋势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宁 《热带地理》1989,9(1):8-14
本文分析了汕头市耕地减少的现状特征,揭示耕地减少和土地资源这人地区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指上头市耕地减少与落后的农业状况和过多的人口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从思想认识、国家政策、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上探讨解决经济建设、城镇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醇化合物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段毅  罗斌杰  陈宁 《海洋学报》1995,17(2):123-127
醇类化合物(烷基醇和甾醇)广泛地存在于生物体和沉积物中.通过研究沉积物中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可以获得一些有关生态环境和成岩条件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5.
环境和空间因素长期以来被视为决定物种组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对高原植被的影响研究较少。青藏高原拥有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全球环境梯度极端值。我们的目标是量化藏北高寒草地群落的空间分布,揭示植被的物种组成、空间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藏北高寒草地分布区,我们沿着1200公里长的梯度建立了63个采样点,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调查发现沿横断面可识别的三种类型(高山草甸,高山草原,沙漠草原)中有14个高寒草地种群。分析发现高寒草地的植被组成和空间分布主要由年平均降雨量影响,受温度影响较小。沿着该断面,73.5%植被分布的变化能够被环境变量解释,56.3%被空间因素解释。环境和空间因素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29.6%和12.3%,而他们交互作用解释了43.9%。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藏北高寒草地的生物和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万定祥  陈宁  彭军  陈城  蔡明  李中华 《气象科技》2016,44(5):744-748
针对几年来湖北省ZQZ-Ⅱ1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出现的故障及修复情况,分别介绍了采集器电源、面板、主板等部位的故障检修,着重介绍了自然损坏及雷击损坏的检修方法。根据实际电路绘制了电源部分的原理图及各传感器与采集器主板芯片连接框图,按图检修就能很快找到故障部位。并提供了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拆卸多层电路板芯片的方法。通过几例检修实例,进一步分析说明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对于为什么从风杆引入的雷击会造成主板芯片大面积损坏的原因作了分析判断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陈宁 《中国煤炭地质》2010,(12):58-61,65
以悠远矿区ZK303孔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对该孔的钻探进尺和井身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孔的极限完孔日期应在59d内,全井段的最大弯曲出现在780m;1 200m以上拟采用孕镶金刚石梯齿性钻头,以下采用PDC锯齿型钻头。依据扩散双电层理论,采用提高泥浆中Na+浓度来抑制水敏地层的水化分散,并结合适当次数的冲孔再钻进,这样既保证了井壁的稳定,又可大大提高钻速,从而获得良好的钻探效果和经济效益。此结果可为矿区其它钻孔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龟足(Capitulum mitella Linnaeus)的食物组成可分为4 类, 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有机碎屑和无机颗粒。动物性食物主要以桡足类为主, 植物性食物主要以硅藻类为主, 有机碎屑在龟足的食物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龟足食物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在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小规格龟足主要摄食植物性食物和有机碎屑, 未见摄食动物性食物; 大规格龟足和中等规格的龟足的食性差异不大, 以桡足类和有机碎屑为主。龟足的摄食强度在8 月最强, 1 月、2 月和12 月最弱。龟足摄取食物的大小范围很广, 能够摄取包括2~2 130 μm 大小的食物。  相似文献   
49.
介绍南宁市气象短信平台在结构上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实现方面的方法。构建突发气象灾害和重大天气现象的决策服务工作平台,为南宁市气象局的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有效发送信息手段。  相似文献   
50.
利用榆林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MICAPS资料、NCEP资料,对陕北北部(靖边县)的一次雹暴过程做了综合分析。表明:雹灾是由两个B中尺度强对流单体发展造成的;对流层高层反气旋辐散为雹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本站气压持续降低、测站〉4m/s东南风的生成、配合对流层低层水汽辐合的增强,为强对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面能量比低值舌的活动是强对流生成和发展的触发机制之一。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大于35kg/m2强中心的生成,在强冰雹的预报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