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星灿  毛先成  陈进 《江苏地质》2022,46(2):173-181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矿集区,深入研究其构造控矿特征对于揭示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对胶西北地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胶西北矿集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定量空间分析,得到了与构造控矿模型相对应的控矿因素指标。在数据驱动视角下,从空间数据出发,分析控矿因素指标与矿化指标间的关联,挖掘数据背后所体现的定量化证据,揭示了胶西北矿集区断裂距离场及断裂形态特征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海水养殖珍珠出现杂色异型的原因,借助扫描电镜观察海水养殖珍珠杂色物质的细微结构,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珍珠杂色部位的成分进行分析。经过电镜观察发现杂色珍珠从外到内具有以下结构:珍珠层-棱柱层-过渡层-杂色层-珠核。其棱柱层大约20μm,过渡层大约10μm,杂色层厚度不均匀,最厚处可达50μm。实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珍珠杂色物质主要是由无机文石晶体与蛋白质类有机物粘合而成的、具有网孔状叠层结构的特殊物质。  相似文献   
73.
苎麻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苎麻废水性质、特点和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苎麻废水处理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两级厌氧+好氧”的废水治理方案,同时,重点从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该方案获得专家的认可,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4.
2020年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先后发生特大洪水,其中干流编号洪水全部发生在上游,构成了长江流域洪水的主要部分。首先回顾2020年洪水及洪灾情况,然后根据历史上几次特大洪水过程和历年实测资料,分析长江上游洪水特征、洪灾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新时代长江流域洪水整体防御战略及山洪灾害防治战术。研究表明:金沙江洪水是长江上游洪水基础部分,岷江、嘉陵江和干流区间是洪峰的主要来源,三者洪水遭遇是产生上游特大洪水的主因,上游洪水又是全流域特大洪水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造成洪灾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山洪以及山洪引起的地质灾害,财产损失最大的是中下游及湖泊地区。未来堤防仍然是防洪的基础,提高沿江城市防洪标准主要手段是控制性水库的联合优化调度,而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最有效的途径是给洪水以空间的自然解决方案等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5.
76.
长江防洪是国家水安全的重要部分.2020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长江中下游沿线及洞庭湖、太湖水位长时间超警戒水位,太湖超保证水位,鄱阳湖湖区部分站点达到历史最高水位;8月长江上游岷江和嘉陵江发生特大洪水,重庆等沿江城市部分地区被淹,防汛压力和灾害损失大.社会舆论持续关注,并对三峡等水库调控提出一些质疑.文章从应对1954年洪水、1998年洪水与2020年洪水比较,分析长江防洪格局变化,提出新时代长江防洪总体战略仍然应该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在工程体系方面,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等控制性水库为重要调控手段,加快推进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保证行洪区畅通,维护好洲滩生态环境质量.在非工程措施方面,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洪水风险管理,规范防洪区土地利用方式,给洪水以空间,推动洪水风险图及洪水保险制度,将常遇洪水可适应、特大洪灾风险可承受作为防洪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7.
地质体是地质空间中不连续的空间实体,包括沉积成因的岩层、侵入成因的岩浆岩体以及受力变形的构造等~([1]).地质体在自然的演化形成过程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使其在空间形态上具有复杂且不规则的特性,从而给在地质体三维建模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造成了技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78.
79.
构造地球化学在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应用于会泽麒麟厂银铅锌矿区外围深部的找矿实践,讨论了该区的构造地球化学特点,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是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提出1571中段100~130、88~100剖面线间的深部等重点定位找矿靶区,部分靶区已被工程证实。  相似文献   
80.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矿床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均富集重硫 ,其δ34 S值集中于13‰~ 17‰之间 ,且有 δ34 S黄铁矿 >δ34 S闪锌矿 >δ34 S方铅矿 ,表明成矿流体的硫已达到平衡 ;硫化物的 δ34 S值与矿区和区域地层中膏盐层的δ34 S值相近 ,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海相硫酸盐的还原 ,热化学还原是地层海相硫酸盐形成还原态硫的主要还原机制。矿区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相对高于本区各时代碳酸盐地层 ,低于非碳酸盐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 ,其 REE配分模式和有关 REE参数也与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壳 -幔混合流体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流体 (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 )参与了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