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1956年1月到3月上旬亚洲上空大气环流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邬鸿勋  陈隆勋 《气象学报》1956,27(4):361-381
根据1956年1月到3月上旬亚洲地区高空资料,对亚洲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进行了探讨。作者得出了下列的事实: 1)在上述时间期限内的平均情况表明,亚洲大陆上空存在着二支急流。这二支急流在东经140°经度上已经汇合。 2)二支急流在东亚部分都表现有向东加速的现象。南支急流自东经75°就开始明显地向东加速。而北支急流的加速自东经100°附近才开始。 3)东亚大陆上大气的斜压性主要是集中在高原的附近。 另外对上述现象也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作者认为西藏高原的存在对大气环流有下列三方面的影响: 1)高原加强了大气的斜压性,并且在高原南方形成垂直环流。因而强烈的加速了南支急流。 2)高原的存在使得南北二支急流在其东侧互相接近,显然地影响了急流的加速。 3)高原保证了南支急流强大而且稳定,这就是说每天每年同季的变化都小。  相似文献   
52.
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耦合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东太平洋赤道海温和太平洋月平均云量距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太平洋赤道海温距平和中太平洋赤道云量距平有很好的正相关,而与东、西太平洋赤道云量距平有很好负相关。所以太平洋赤道上空应该存在二个距平的东西向环流。(2)云和海温存在周期为34—38个月的耦合振荡,我们提出了云-辐射-海温机制来作解释。(3)在东太平洋海温暖水月的前12个月到后6个月期间,东太平洋赤道云量是负距平的(即偏少),这表明此期间可能是大气在影响海洋,亦即Walker环流影响海温变化,而不是海温影响了Walker 环流。海温和Walker环流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组成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一种耦合振荡。(4)东太平洋海温、中太平洋云和北半球中、西太平洋信风亦有很好的相关。  相似文献   
53.
本文是东亚地区大气辐射能收支”的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1.云天大气长波辐射和辐射差额分布。结果指出,除7月份西藏高原地区外,云天和晴天长波辐射分布特征基本相同,而其辐射差额分布又和相应月份的大气长波辐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2.东亚地区对流层大气热源热汇分布:8月份整个东亚地区都是冷源,在新疆地区和中国东部北纬32°—25°之间有两个冷中心。在7月份整个东亚地区都是热源,在西藏高原东南部有一个最强的热源中心。新疆北部有一个小的热源中心。 3.东亚各地区的地气系统各种热量收支。首先就整个东亚地区地气系统而言,7月份得到热量基本上补偿了1月份损失的热量,但就大气而言,1月份热量损失大于7月份热量的获得。其次各地区各种热量收支特征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4.
利用1961~1998年青藏高原123个气象台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次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的气候突变。以突变点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为相对暖干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青藏高原进入相对暖湿时期。由此,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和突变理论上可以初步判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气候年代际变化实现了由暖干型向暖湿型的突变。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突变早于相对湿度突变;青藏高原的增温、增湿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季;春季亦增温、增湿,但增幅小于冬季;夏季出现增温和略减湿现象;秋季为明显增温,但湿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0,自引:14,他引:40  
利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水汽输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夏季(7月)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秋季(10月)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季风携带的南来水汽在高原东侧地区的进退比较缓慢,8月初北扩到40°N附近,10月中旬南退出30°N,其强弱和进退异常能影响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来自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水汽输送对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6.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文中综述了对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臭氧低值中心的出现和可能形成的机理的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了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大气臭氧总量低值中心的事实 ,研究了该低值中心的背景环流特征 ;证实了青藏高原地区确为对流层与平流层物质输送的通道之一 ,以及它对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形成所起的作用 ;并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该低值中心的形成原因。另外用资料证实了青藏高原地区夏季不但存在大气臭氧低值中心 ,而且该低值中心是一个强大气臭氧递减中心的事实。最后介绍了用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未来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利用全球模式CCM3嵌套区域模式MM5的方法研究了末次盛冰期海陆分布、植被和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变化对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与现代相比,末次盛冰期东亚地区海陆分布发生的变化造成这一地区冬季减温,夏季增温,这个变化对中国东部近海地区的温度和降水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降水的影响。它使得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减少,由此造成的降水减少占末次盛冰期降水减少的25%—50%。海陆分布的变化对内陆和中国西部地区影响很小。末次盛冰期中国东部地区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温带和寒带植物南移,热带植物的覆盖范围减少。中国东部地区植被的巨大变化对温度产生了影响,使该地区冬季增温,夏季减温,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末次盛冰期全球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变化。它使得中国地区的温度和降水产生显著变化,这个变化造成中国地区温度降低,并且决定了温度变化的主要分布和变化特征,东北地区是中国末次盛冰期降温最大的地区,青藏高原的降温超过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等。同时,大尺度背景场的变化还控制着降水的变化,末次盛冰期中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的变化几乎完全是背景场变化引起的,其对华北和华东地区降水的影响大约为50%—75%。综合我们研究的影响末次盛冰期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因子,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海陆分布变化、植被变化、CO2浓度变化和地球轨道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58.
中国气温的年际振荡及其与海气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47站1933、1—1987、12月平均气温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表明,中国气温存在明显的准两年振荡(QBO)和准3.5年振荡(称为SO)。 用CEOF方法对中国160站气温QBO和SO分量研究表明:振荡具有传播和驻波的混合。传播路径一条由华北向南向西,另一条由华南向北向西。 文章还对中国气温和东太平洋赤道海温进行了滞后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9.
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们利用经过改进的NCARCCMI动力气候模式并综合出一个40~50MaB.P.的下垫面情景,进行了海陆分布和SST分布由古代到现代、青藏高原由隆起初期、隆起到现代高原一半和现代高度共5个情景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从古代到现代,模拟的中国气候是变冷的并且东部变湿而西北部变干。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模拟出来的中国变冷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从隆起初期到隆起到现代高度一半时期中国地区降水是增加的,但当继续隆起后降水却有所减少,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本文还对海陆分布和SST分布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隆起对手风环流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0.
中日两国亚训季风机制合作研究协定于1993年签订、1999年3月在北京召开厂第7次中日工作组会议,通过了“合作研究科学成果评述”。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和分析中日双方自1993起在西藏拉萨、那曲、日喀则和林芝4地设立了热量平衡自动观测站(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