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Au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和对植物细胞的变异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金矿区和背景区采集和试验种植的植物样品的研究表明,在杉木、马尾松和蕨的叶灰分中,矿区相对于背景区,前者的Au含量是后者的135倍、111倍和147倍;前者的Cu是后者的12倍、8倍和11倍;前者的Pb是后者的11倍、11倍和14倍.试验的高Au含量土壤中生长的青菜和芥菜Au含量分别是对照自然土壤中生长的229倍和205倍.Au等元素高含量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的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变异效应明显,主要表现为细胞中出现大量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或内部组织的微结构遭受损伤.金矿区的植物样品中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含有20.160%~37.321%的Au、3.828%~23.324%的Cu及较多的Pb和Ag.种植的样品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含Au34.969%.说明Au等元素以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的"形式"淀积在细胞的内部组织结构中.  相似文献   
22.
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中性矿山废水(NMD)释放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易被忽视。本文以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淋滤实验方法,探讨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重金属的释放机制,为此类型尾矿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大厂尾矿在缓冲期(约7年,pH值为6. 6~8. 0)存在Sb、Zn、Cd、As(Pb)释放污染问题。在尾矿堆放初期(0. 5年,pH值由7. 6降至7. 2),Zn、Sb、Cd快速、大量释出;中期(0. 5~2. 5年,pH值由7. 2波动升高至8. 0),Sb较平稳释出;后期(2. 5~7年,pH值变化范围为8. 0~6. 6,呈降低趋势),受气温及pH值影响,As、Sb(Pb)呈波动或间歇振荡释出,即在夏季高温、pH值较高时,释出元素浓度较高,反之,在冬季低温、pH值较低时,释出元素浓度较低。重金属的释放与尾矿中硫化物的氧化程度高低及氧化先后顺序有关。这些矿物的氧化顺序大致为:闪锌矿(Zn、Cd)、辉锑锡铅矿(Sb)→脆硫锑铅矿(Sb)→毒砂(As)、方铅矿(Pb)。因此,对于(广西大厂)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的重金属污染应分阶段、季节(夏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缓冲期(7年)后应注意尾矿酸性矿山废水(AMD)+重金属(如As、Sb)复合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23.
甘肃公婆泉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公婆泉铜矿区植被属荒漠植被类型,主要产出红沙(Reaumuria soongrica)、木本猪毛莱(Salsola arbuscula)及细枝盐爪爪(Kalidium gracle)3种群落。植物可分为富K、Na贫Ca、Mg和富Ca、Mg贫K、Na两种生物地球化学类型。矿区植物中元素平均含量及变化系数大于背景区;元素含量矿区呈偏对数正态或双峰分布,背景区呈对数正态分布。Na、K、Mg、Cu、Pb、  相似文献   
24.
污染指数法用于碳酸盐型尾矿(指富含碳酸盐的金属硫化物尾矿)重金属污染评价存在局限性。通过研究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尾矿中Zn、Cd、Pb、Cu及As等元素赋存状态(包括尾矿铅垂剖面结构、元素总量及其水溶态分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以及次生胶结物纤铁矿与元素结合作用等),结合元素迁移活性(水溶取率)和污染指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该尾矿发育层(带)状结构,即浅表胶结硬化层(中褐色,氧化/酸化)→中部弱胶结层(黄褐色,次氧化)→深部尾砂层(橄榄灰-绿灰色,弱/未氧化),重金属元素在尾矿中浅部的胶结层中富集;2纤铁矿为主要次生胶结物,纤铁矿与元素结合作用的差异性影响尾矿中元素的稳定性/迁移活性;3尾矿中Zn、Cd的迁移活性和污染指数均较高,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应重点防控;As的污染指数虽高,但因其迁移活性较低,仍属次要污染因子;Pb、Cu的迁移活性及污染指数均较低,对环境影响可能较小。采用污染指数与元素赋存状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沙坪)碳酸盐型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危险进行综合评价,可避免污染指数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5.
1 地质背景桂东地区处于桂东-粤西金地球化学省西缘,金银矿化普遍,在广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地槽系西南部,属南岭纬向构造带南亚带的一部分,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3个地史发展阶段(陈开礼,2001).  相似文献   
26.
选择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Kolonodale地区和中国云南省元江地区的2个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气候环境下超基性岩在红土风化过程中RE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印尼Kolonodale和中国元江剖面的REE分布型式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都表现出显著的REE表生富集效应(相对于基岩的最大富集系数分别达44.21和236.19)、不均一的轻重稀土分异(分异程度随剖面深度加大而降低)以及剧烈的Ce异常正负转换现象(风化壳上部是正Ce异常,风化壳下部是负Ce异常).2个剖面中REE最大富集段的产出位置明显错位,表现在Kolonodale剖面中REE最大富集段出现在腐岩层,而在元江剖面中REE最大富集段出现在红土层.质量平衡计算指示,REE在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迁移和分异现象,其地球化学行为受红土剖面pH值环境与有机质(O.M.)含量的制约.案例对比分析表明,气候环境对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中REE的地球化学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带雨林环境的印尼Kolonodale剖面中,风化壳中REE主要继承于基岩,在高强度的红土化作用下,REE经历了强烈的重新分配和垂向分异.而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的中国元江剖面中,风化壳中的REE具有更复杂的物源背景,除继承基岩外还可能叠加了风尘沉积物的影响.元江剖面的红土化程度偏弱,导致REE在表生演化中未发生强烈的淋滤和次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7.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关于矿田内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矿床是与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龙箱盖花岗岩体。但是随着地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地质现象已不能单纯地用“花岗岩成因”理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28.
广西佛子冲铅锌r银1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岩浆岩、含矿岩系、硫化物矿物中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佛子冲铅锌矿床中Ag,Se(富集于方铅矿中)和Cd(富集于闪锌矿中)具有较大的综合利用价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火山活动有关,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在矿带东南部火山岩覆盖区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花岗斑岩与炭质灰岩或英安质凝灰熔岩的交切处是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9.
雷良奇 《矿床地质》1998,17(Z4):701-704
结合我国的主要矿例,重点探讨了产于沉积岩系中的热水沉积矿床的成矿背景、产出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的一些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0.
研究石灰岩包壳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酸性矿山废水(AMD)在富含石灰岩的金属硫化物尾矿中的释放机制。采用AMD滞留浸泡石灰岩颗粒试料的实验方法,研究在酸水饱和条件下石灰岩次生包壳的形成作用。研究表明,AMD的Fe含量是影响石灰岩包壳作用的主因之一。在高Fe浓度(如1 029~1 033 mg/L)的AMD中,石灰岩颗粒表面可依次沉淀富Al相、石膏、纤铁矿(吸附Zn、Cu及As等),发生石灰岩包壳/钝化作用,使溶液维持酸性;而在低Fe浓度(6.71~74.8 mg/L)的AMD中,次生包壳难以生成,石灰岩得以大量溶解释碱并充分中和溶液中的H~+,使溶液达到中性。因此,Fe硫化物含量较高(如Fe含量10.62%、S含量5.70%)的石灰岩尾矿,由于其氧化后可生成高Fe浓度的酸性水而导致石灰岩包壳作用,具有释放AMD(及重金属)的危险,应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