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三氮污染的产生、危害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三氮污染的分析测试方法,三氮迁移转化过程和模型的研究,以及地下水三氮污染防治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应从控制三氮污染源入手,加强包气带-饱和带的三氮耦合研究,加强深层地下水和高浓度三氮污染的研究。同时,要提高三氮污染的野外监测水平和三氮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2.
利用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进行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郑州地下水均衡场地中渗透仪实测资料,分析了降雨入渗补给的年际变化以及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通过计算降雨入渗系数,确定了降雨量与入渗量的定量关系,评价了不同降雨量、不同包气带岩性和厚度条件下的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较小时,降雨入渗系数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1m以下则逐渐减少,3m以下趋于稳定;当包气带岩性单一时,降雨入渗系数随岩性的不同而变化,即砂质土大、粘性土较小,而含有薄层粘土夹层的亚砂土最小。  相似文献   
83.
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养分-盐分剖面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衡水试验场夏玉米田为例,建立了田间沟垄地形条件下土壤剖面的二维饱和-非饱和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对夏玉米生长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养分和盐分(以下简称水养盐)的动态进行了模拟,揭示了典型时刻土壤水流动系统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养分和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以及模型中的参数可较好地描述和模拟土壤剖面水养盐的运移过程和变化规律;②土壤剖面水养盐的分布明显受土壤沟垄地形的影响;③在夏玉米生长期,土壤处于“耗养”和“脱盐”状态。  相似文献   
84.
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 7人野外验收组 ,于 2 0 0 1年 1 1月 2 5~ 2 6日在河北衡水对河北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地质调查研究院共同实施的“土壤水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野外验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组系统汇报的基础上 ,全面检查了该项目的各类原始资料、图片、录像、电子文档等 ,并对衡水土壤水利用试验场试验田块、试验处理、观测竖井和负压计、中子管的设置及中子仪观测等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认真检查、质疑和审议 ,验收组认为 ,该项目原始资料齐全 ,试验监测资料翔实可靠 ;项…  相似文献   
85.
采用亮蓝FCF染色示踪剂, 研究膜下滴灌条件的水盐运移规律; 分别在灌溉前、灌溉中和灌溉后等不同时间段共开挖13个时刻的剖面, 观察膜下滴灌湿润面的运移情况; 以10 cm间隔的网格, 用MP406土壤水分探测器原位测定3 120个点的土壤体积含水率, 同时取1 430份土样, 利用1∶5土水比浸提法测定土壤盐分; 并利用WATCHDOG气象站监测研究区气象要素.结果表明: 染色示踪能直观表征土壤水盐运动轨迹; 膜下滴灌条件下, 垂直滴灌带方向土壤水流呈点源入渗特征、沿滴灌带方向近似呈线源入渗特征; 现行灌溉模式下, 壤质砂土湿润锋横向运移速率约为8 cm/h; 滴灌对滴头附近土体有一定洗盐效果, 未覆膜区域地表土体出现盐分积累; 灌水时间越长, 湿润锋越深, 横向扩展速率接近无作物小区(8 cm/h); 从土壤水合理利用角度考虑, 满足研究区一膜一带四行的种植模式和土质的单次合理灌水量应为29.4~69.8 mm.   相似文献   
86.
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的灰色数列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上升问题突出。要解决水质硬化问题,必须掌握市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时空发展趋势。灰色数列预测是一种较好的趋势预测方法,不需要大量数据,而且是一种动态的分析过程。本文将市区的浅层地下水硬度作为灰色量,用已有的硬度数据建立GM(1,1)灰色模型,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目的在于为改善洛阳市浅层地下水质,解决水质硬化问题提供一个参考依据。预测结果显示,灰色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除局部地段外,洛阳市大部分地方的浅层地下水硬度呈上升趋势;硬度在空间分布上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农田在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以衡水试验场为例,以土壤水流动系统为指导,设计沟播盖腐熟秸秆、沟播不盖秸秆、盖膜穴播、平播对照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的田间试验,运用土壤水分均衡原理和土壤水分通量法,计算了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结果表明,盖膜穴播田块的土壤水蒸发量最小,沟播盖腐熟秸秆次之,沟播不盖秸秆最大,说明盖膜穴播的土壤水分调控效果最好,而秸秆覆盖的效果优于不盖秸秆.  相似文献   
88.
通过微咸水和淡水膜下滴灌对比试验,研究灌溉水质对土壤和棉花元素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处理,土壤窄行和膜间微量元素(尤其是铜、铁、锌)含量明显高于宽行,Na+增长率低于宽行;多数棉花器官中钾钠比、钙钠比并未因灌溉水质的区别而产生显著差异;微咸水滴灌有利于促进棉花前期营养生长及后期生殖生长,棉花干物质、单铃重、单位面积铃数及籽棉产量均高于淡水处理;棉株内锰、硼与钙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一定阈值内,硼、锰促进棉花对钙的吸收.试验证明:微咸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合理利用微咸水灌溉,不会对棉花生长造成胁迫,相反能有效抑制土壤中Na+增长,增强棉花对盐分胁迫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9.
淮北市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开采量大,开采布局不合理已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建立可靠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于定量评价淮北市地下水资源、优化开采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针对淮北市进行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尚不多见。在分析安徽淮北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灵敏度分析法及蒙特卡罗法对模拟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含水层的给水度或单位释水系数及弱透水层的垂向渗透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大,获得了各层灵敏度最大的参数分区,可为今后野外勘察试验提供参考。蒙特卡罗法结果直观地反映出各层敏感性分布,进一步证明了确定性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0.
为有效管理和保护永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维系水资源可续利用,必须查明其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在对永城市浅层地下水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城市发展带来产业布局改变及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对其造成的影响,研究其主要污染组分的来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第二产业(工矿业)发展,GDP的增长与浅层地下水中ρ(SO42-)、ρ(NO3-)上升存在相关性,城市工业及人口密集区与污染严重区位置趋于一致。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SO42-含量的上升,除了直接导致水质变差外,还会间接改变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强度,造成原本难溶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解量增大,使得ρ(TDS)进一步上升而改变水质。其次,NO3-、COD也是浅层地下水主要的污染来源,其部分来源工业废水,部分来源于农业上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