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26个县城的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揭示1980-2010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437.1×104 t,县域粮食生产以上升为主并逐步向产粮大县和平原区集中;②县域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局域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强烈,粮食生产显著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以周口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区聚集,显著低低集聚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且研究期内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能力不断增强;③31年间河南省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26.07 km,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经向差异更加明显;④不同时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面积、上一期粮食产量、复种指数等的影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2.
<正>下庄铀矿田位于赣南粤北地区贵东岩体内,矿田内分布有希望、大帽峰、竹山下、石土岭等矿床,在这些矿床中普遍发育碱性交代岩,它是由花岗质围岩蚀变而来,其特征表现为岩石呈鲜红色,具有巨大的钾长石或钠长石变斑晶,与原岩相比,石英含量有明显减少。碱交代作用存在早、晚两期,碱  相似文献   
43.
<正>华东南热液型铀矿主要分布在赣杭、桃诸、武夷山三个成矿带,包括花岗岩型、火山岩型两类铀成矿类型(陈肇博等,1982)。该地区围岩蚀变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是铀矿重要的找矿标志(李子颖,2004;闵茂中等,1993)。根据划分蚀变围岩的类型、期次、顺序,进行同位素年代化学研究,对得出铀矿床化的年龄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4.
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的测量需经过样品熔融释气、气体纯化富集、质谱测量等步骤,随着新型设计的双真空加热炉和气体纯化系统的应用,实验流程逐渐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程序控制转变。为建立完整的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测量方法,相关参数还需多次条件实验得以确定。本文以空气标准为对象,通过活性炭冷指释放和吸附空气标准,确定活性炭冷指最佳加热释气时间为500s,液氮条件下最佳吸附时间为200s,在此条件下,加热炉熔融产生的~(40)Ar气体可以完全转移和释放,避免发生同位素分馏;根据不同熔融温度下相同质量样品释放~(40)Ar强度,确定黏土矿物、黑云母、白云母等类型样品加热炉熔融温度设置为1400℃,角闪石熔融温度为1500℃,基性岩熔融温度为1550℃,钾长石熔融温度为1600℃,不同类型样品采用对应熔融温度,保证样品完全熔融释气。对10组SK01透长石标准进行测量,得到K-Ar年龄结果与~(40)Ar-~(39)Ar定年标准值相一致,结果表明所得条件参数可满足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45.
湖南汝城高坳背钨-钼矿床是湘南地区近年发现的远景规模达大型或超大型的黑钨矿石英脉型热液钨-钼矿床,然而对该矿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和钨-钼成矿年龄还缺乏研究.本文利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年龄测定, 获得其侵位年龄为222.1±2.0 Ma,其中还发现其锆石内核含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晚三叠世年龄的锆石具低的εHf(t)值(-4.7~-10.9)和1.6~2.0 Ga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主要以华南古元古代基底物质或者更古老的基底物质改造而成.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继承锆石中正的εHf(t)值(4.3~8.5)的存在,暗示形成这些古老继承锆石的初始物质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利用辉钼矿Re-Os 等时线法,获得该矿的成矿年龄为157.3±6.6 Ma (n= 5, MSWD = 0.11).高坳背钨-钼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年龄、Hf同位素资料和钨钼矿成矿年龄表明, 花岗岩中存在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说明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可能与华南古老的陆壳基底有关,钨钼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而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推测该矿深部有晚侏罗世的花岗岩存在.这些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研究华南同类矿床的形成演化与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块麻山杂岩中可分别有高级和中级变质作用部分,两处均可见混合岩化作用。通过混合岩浅色脉体或花岗质脉体中的长石自形晶、斜长石周围的钠长石净边、黑云母向角闪石的转化等现象表明混合岩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深部岩浆的注入,而不仅是高级变质之后的近原地深熔作用所致,高级变质与相关的深熔作用所致混合岩化在区域上的分布是有限的,集中于西麻山的高级区;而注入式混合岩化是普遍的,其产出可遍布所有麻山杂岩的出露区,在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部位均可出现。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与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应是相互独立的构造或热事件;注入式混合岩化引起了中级变质作用和高级区的退变质作用,注入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约为500Ma;中级变质作用是注入混合岩化的结果,而不是混合岩化的原因。与注入混合岩相关的花岗岩虽然表现出一些S型花岗岩的特征,但根据矿物组合、地化性质的综合分析,更可能是富钾及钾长石斑晶的钙碱性花岗岩类,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向引张转化的过程中。麻山杂岩的变质与混合岩化特征表明,以西伯利亚古陆为中心的南部边缘发生了与冈瓦纳陆块内泛非事件类似的构造活动,只不过这里的规模略小,在变质之后迅速发生了构造体系的转换,而形成大量花岗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