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31.
某区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区拟建隧洞沿线的条带状区域进行了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共采集和分析岩土(芯)放射性核素镭、钍、钾样品111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5组;现场测定岩土放射性样品392组。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某煤矿巷道中煤层和砂岩接触带煤、砂岩中镭-226比活度出现高值异常,相应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也超过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放射性核素限量,该异常带环境辐射剂量率也较高。镭-226的富集可能源于煤中有机质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建议在隧道选线过程中尽力避让这一地段。  相似文献   
332.
徐州市水利局会同市科委于元月12日对徐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编制的“PC—1500型袖珍计算机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技术”一项科研成果,组织了有关学者、专家进行了鉴定;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该项技术成果报告,并进行了技术答辨及现场操作,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好评,认为该科研成果具有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一致通过了技术鉴定。PC—1500型袖珍计算机目前在国内尚属较先进的微型电子计算机之一。它具有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33.
黑龙江省龙江县朱家坎附近(大兴安岭东坡)的白土山剖面,曾是东北下更新统地层的模式剖面,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受到地质、地理工作者的重视。195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白土山的第四纪地层命名为白土山组,其时代为早更新世,其底界为第四纪的下限。此后,白土山组被广泛地引用和对比。白土山组地层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为第四纪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之一,所以,研究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34.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相似文献   
335.
王芃  张忠杰  张晰  韩颜颜  王敏玲  侯爵  徐涛 《岩石学报》2014,30(4):1179-1187
龙门山是我国东西构造、地貌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差异,是形成龙门山造山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起着持续影响。为了解龙门山两侧壳幔结构差异,本文从重力角度探讨跨龙门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我们使用EGM2008模型的重力异常数据,以最新的阿坝-遂宁人工源地震剖面速度模型为基础,得到了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及其邻区的精细地壳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显示松潘-甘孜地区和四川盆地分别具有软弱和坚硬的下地壳。根据本文所得到的地壳密度结构模型,我们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要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陆-陆碰撞作用影响,强烈的挤压作用使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东移物质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转而向上运移,造成了龙门山的隆升。  相似文献   
336.
某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将穿越聚龙山向斜可溶岩地层,可能面临严重岩溶涌突水问题。为了查明隧洞突涌水条件,选择岩溶水害风险较低的引水方案,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聚龙山向斜岩溶水流系统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聚龙山向斜含水系统具有"两含夹一隔"的多层结构,下部二叠系主要为埋藏型岩溶弱发育区,而上部三叠系裸露型岩溶区中发育了具有多级水流系统的巨型岩溶汇水盆地。穿聚龙山向斜段工程论证的3个方案中,A线方案从向斜西段岩溶水系统的补给区穿越,隧洞穿可溶岩段长度短、且全部为埋藏型岩溶,剖面上绕避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发生岩溶涌突水的风险低;而B线方案和C线方案均进入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穿越裸露型可溶岩段的长度大,遭遇高压岩溶突水的风险高,故推荐A线引水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引水隧洞线路比选提供科学依据,对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