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湖南锡田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HRIMP 和LA-ICP-MS 测年方法,对湖南锡田花岗岩体8个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样品中的锆石进行成因研究,在阴极发光图像上锆石具有典型的振荡环带,呈现较高的Th/U比值特征,显示锆石为岩浆锆石。根据新获得的花岗岩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已经报道的高精度成岩年代学资料,将锡田岩体的岩浆活动归纳为2期4个阶段:印支期第一阶段,侵位于230~224 Ma间,峰值在228 Ma左右;印支期第二阶段,侵位于215 Ma 左右;燕山期第一阶段,侵位于160~147 Ma间,峰值在151 Ma左右;燕山期第二阶段侵位于141 Ma之后。  相似文献   
42.
双锯鱼(Amphiprion)亦称为海葵鱼,又称为小丑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目前国内在双锯鱼的胚胎发育、人工饲养以及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双锯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成鱼组织的内参基因,分析酪氨酸酶(TYR)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和白条双锯鱼(A.frenatus)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18SrRNA、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Ef-1α(转录延伸因子基因)和β-actin(β-肌动蛋白基因)这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通过ge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以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参考,研究TY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双锯鱼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18S和β-actin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基因较为稳定;在双锯鱼的不同组织中,稳定性依次为18S>β-actin>Ef-1α>GAPDH。以18S作为内参基因时分析发现TYR基因的表达在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体节期表达量最高;在双锯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眼、尾和红皮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43.
锡田岩体位于南岭中西段北东向钨锡A型花岗岩带(由花山、姑婆山、九嶷山、骑田岭岩体组成)北端,主要由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花岗岩组成。本文对锡田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锡田岩体为钾质、高钾质,亚碱性,过铝质的碱钙性岩石,SiO2、(K2O+Na2O)含量较高,微量元素Y富集、Ba、Sr亏损,具较低的87Sr/86Sr值、高εNd(t)值(-8)和低tDM模式年龄值等特征;在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上,锡田岩体显示为A型花岗岩,其晚三叠世花岗岩侵位于印支运动的主碰撞之后,形成于碰撞后伸展构造体制下;而晚侏罗世花岗岩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消减引起的拉张环境有关,为后造山花岗岩。在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及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岩体的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分布形态,岩体中发育的流面构造、捕虏体及其边缘向斜进行了研究,结合航片、卫片图像特征,认为锡田岩体以气球膨胀方式底辟上升侵位,而部分晚期的侵入次侵位可能受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44.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摄食行为感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室内鱼类行为学研究方法对半滑舌鳎的摄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嗅觉、味觉和侧线在半滑舌鳎的摄食中具有重要作用,视觉在摄食中的作用没有被发现。侧线在摄食中作用主要体现在头部侧线,躯干部侧线对侧面刺激有一定的攻击行为,但行为发生率与头部各部位受刺激时产生的行为发生率相比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躯干部对上部刺激仅发生警戒行为,没有观察到攻击行为。侧线和嗅觉在摄食中的作用大小比较差异显著(P<0.05),侧线的作用优于嗅觉。口咽腔对味道和硬度都有作用且对二者的敏感程度差异显著(P<0.05),对味道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5.
46.
海洋鱼类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的早期阶段是指仔、稚、幼鱼期。鱼类早期生长的细微差别对其存活以及整个生活史阶段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着决定鱼类早期存活的生态学因子所展开的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重视[1];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47.
牙鲆饲喂湿颗粒饲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0,10% ,20% ,40%和60 %比例的全价粉末饲料与冰鲜杂鱼混合 ,配制成湿颗粒饲料 ,投喂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S.) ,进行工厂化养殖试验。结果证明随着添加全价粉末饲料量的增加 ,饲料系数逐渐降低 ,鱼体增重率逐渐增加 ,在鱼体防病、成活率、体色方面 ,投喂添加粉末饲料的湿颗粒饲料都明显优于单一的冰鲜杂鱼 ,其中 ,4号饲料在养殖成本方面 ,每公斤鱼的饲料投入比鲜杂鱼节省1.26元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湘赣交界地区发育的万洋山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次主要讨论英云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石英闪长岩包体,并获得英云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8.0±3.0 Ma,石英闪长岩包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25.6±3.1 Ma,为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矿物组合为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以及少量的角闪石、磁铁矿和榍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低硅、准铝质及钙碱性的花岗岩,在岩石类型判别图解中为I型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包体为细粒结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及少量辉石,表明岩石包体是岩浆成因的;包体中存在异常共生矿物斜长石斑晶、针状磷灰石,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未出现刚玉分子,地球化学组成显示其具有低硅、低碱、准铝质的钙碱性岩类特征;包体还表现为富Mg、Fe以及高Mg#值(45~50),显示出包体高镁、偏基性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二者在成因上相关联。石英闪长岩包体分异指数DI=45~48与辉长岩接近,SiO_2含量略高于辉长岩,表明石英闪长岩包体源于上地幔基性辉长质岩浆、经岩浆混合演化形成。英云闪长岩显示为岛弧岩浆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特征,结合英云闪长岩的岩石类型、岩石包体成因认为:万洋山岩体可能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俯冲消减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和上覆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以壳源为主、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49.
为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养殖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研究,作者用70个微卫星位点在大菱鲆亲本后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方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70个位点共产生了12种分离方式(♀×♂)。70个微卫星位点中45个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P≥0.05),有25个位点偏离了孟德尔遗传定律(P0.05)。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2.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85。平均期望杂合度和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5和0.537。多态信息含量为0.182~0.699,平均值为0.361。研究证明这些标记大部分可以用于大菱鲆进一步的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同时对群体的分析表明,该大菱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用于进一步的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50.
为了筛选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作者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同龄孵化群体的同池养殖暗纹东方鲀生长差异性状标记进行筛选。利用85对微卫星引物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快、慢各30尾个体构建的两个基因池进行分析,共筛选到14个差异位点。然后分析这14个差异微卫星位点在这60个暗纹东方鲀个体中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位点TOP03、TOG01、fms15、fms75与生长性状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fms89与生长性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用另外30个个体(生长快慢各15个)进行验证实验后,结果只有位点fms15、fms75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和–0.384。这两个微卫星位点对于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有显著效应,为开展暗纹东方鲀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