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8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通过对1965年以来宁夏及邻区ML≥5.0以上地震前中等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大多存在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在A级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异常结束后7个月内发生5级地震的概率为0.71;B区在3年内发震概率为0.60。发震地点位于异常分布范围的外围连线附近的概率为0.79。其预测效能R值评分为0.75,因此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可以作为本区5级以上地震的一种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2.
宁夏及邻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宁夏9个台站1986年后记录的宁夏及邻区132次地震的200条DD-1仪模拟记录,对宁夏及邻区的分区尾波Q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尾波Q值主要与地质构造有关。Q值相对较低的区域为吉兰泰盆地,银川盆地南段的吴忠,灵武,阿拉善左旗西南,中卫至海原之间,吴忠,灵武至盐池之间;相对较高的区域为乌海及附近,贺兰山,永宁至大武口之间。  相似文献   
53.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未破裂断裂又是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特大地震发生后,可对震源邻近区域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4.
对2002年11月~2003年2月银川基准台D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模拟记录潮汐因子的低值变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并对2002年3月1日~2003年2月28日模拟和数字两套记录系统的整点值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振幅对比分析,认为该次低值变化主要由模拟记录系统故障造成.说明利用数字化记录和模拟记录的并行观测有助于观测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东北缘背景噪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09年青藏高原东北缘55个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站的垂直分量波形数据,计算了台站间噪声互相关函数,得到了Rayleigh经验格林函数。利用信噪比和归一化平均能量流的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背景噪声源的方位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0 s周期噪声源方位分布上较为稳定,不随季节变化,噪声源能量集中在105°~165°方向上,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太平洋。10~20 s周期噪声源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夏季的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65°~210°方向上,噪声源来自于印度洋海洋活动;冬季主要集中在300°~350°和165°~210°方向上,噪声能量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和北大西洋。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工程地震中划分、研究的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和银川-河套地震带为例,分析了应用现代弱震资料与历史强震资料分时段年发生率联合方法求解某一地震带b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联合现代弱震资料及历史中强以上地震资料,利用分时段不同震级档地震的年发生率进行拟合,给出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b值为0.61 ±0.121,银川-河套地震带b值为0.68±0.075.所给出的结果对分析这两个地震带上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它地震带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b值的计算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对1970—2012年西北地区东部的51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进行E_2/E_0、(M_0-M_3)lgN_3、h值、K值和b值等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震后地震类型初期判别上可优先考虑E_2/E_0计算和K值计算。E_2/E_0对主余型地震和孤立型地震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且不受早期阶段余震数量的限制,当E_2/E_0参数判断结果为主余型地震或孤立型地震时,基本上可以确定该结果是准确的;K值计算对样本量的限制也较为宽松,通过震例计算发现,一般中强震后2~3天内,余震数量基本都可满足K值计算,且K值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其计算结果也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参数(M_0-M_3)lgN_3对主余型地震类型判断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但计算条件较为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可作为依据参考。h值对多震型地震有较高的判断能力,能很好地为震后震情趋势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但该计算参数对样本量要求较高,且其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弱,因而建议该参数在实际工作中仅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58.
利用宁夏大峰矿特大爆破资料研究地震波的衰减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研究2007年12月20日宁夏大峰矿特大爆破S波最大振幅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银川盆地衰减比周边地区严重,大体可以看出银川盆地的东部边界和南部边界。在爆破点东73km和南122~151km.该结果和地质上给出的银川盆地的边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9.
罗山东麓断裂最后一次错动事件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探槽剖面和陡崖地貌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罗山东麓山坡上发育的少量有自由面的年轻陡坎是重力滑坡的后缘面,与罗山东麓断裂错动无关.该断裂最后一次错动事件发生的时间是(2 105 ±175)a B. P..结合前人研究的古地震重复资料,估算了罗山东麓断裂未来50 年7 级左右强震的发震概率  相似文献   
60.
分析研究了银川基准台重力非潮汐变化与气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力非潮汐变化与气压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利用两者间高度相关性,对重力潮汐变化、非潮汐变化进行了气压改正,改正前后重力潮汐参数的精度没有显著变化,非潮汐变化漂移稳定,为捕捉地震前兆异常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