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1 IntroductionInthedeepseawithawatertemperaturelowerthan5℃andtheseabottom ,theor ganicmattersareoxidizedmainlybytheaerobicbacteria (BenderandHeggie 1 984;Her bert 1 986) ,whichmeansthattheaerobicbacteriainthisenvironmentareratherabun dant.Thearcticseaareaisanareawhereenvironmentispermanentlycold ,butsomere searchresults (Sahmetal.1 998)indicatethattherearedominantbacteria eubacteriainthearcticseawaterandsediment,andtheiradaptationtotemperaturehasnosubstantialdifferenceincomparisonwiththatof…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揭示闽江河口两岸的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以及河口区河水、地下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 分别于2009年枯水期(10至11月)和2010年丰水期(7至8月), 在闽江河口区采集了河水、地下水和海水样品, 测定了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盐度。研究结果表明: (1)闽江河口两岸的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 北岸地下水还接受山区基岩裂隙水补给, 南岸浅层地下水在枯水期还接受经过蒸发作用的灌溉水补给; (2)闽江河口区, 枯、丰水期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始终表现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枯水期南岸地下水在河口混合中的贡献明显增大; (3)海岸带含水层基本上不存在海水入侵, 仅局部含水层有微弱的海水入侵迹象; (4)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淡咸水混合带在河口中的位置和混合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
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国第1~4次北极考察在西北冰洋采集的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丰度及其优势种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综合研究发现,楚科奇海区低的底栖有孔虫丰度主要受较高的陆源物质输入的稀释作用影响;楚科奇海台和阿尔法脊较高的底栖有孔虫丰度主要受到暖而咸的大西洋中层水的影响;受碳酸钙溶解作用影响的门捷列夫深海平原和加拿大海盆底栖有孔虫丰度较低,并且水深3 597 m的站位出现了似瓷质壳的Pyrgo williamsoniQuinqueloculina orientalis,说明该区的CCD深度大于3 600 m。根据底栖有孔虫7个优势属种的百分含量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5个区域组合:南楚科奇海陆架-白令海峡组合以优势种Elphidium excavatumBuccella frigida为特征,可能反映受白令海陆架水影响的浅水环境;阿拉斯加沿岸-波弗特海组合以优势种Florilus scaphusElphidium albiumbilicatum为特征,可能反映受季节性海冰融化,低盐的阿拉斯加沿岸流以及河流淡水输入的低盐环境;大西洋中层水组合以优势种Cassidulina laevigata为特征,可能反映高温高盐的大西洋中层水影响的环境;北极深层水组合以优势种Cibicides wuellerstorfi为特征,可能反映水深大于1 500 m低温高盐的北极深层水环境;门捷列夫深海平原组合以优势种Oridorsalis umbonatus为特征,可能反映低营养的底层水环境。  相似文献   
34.
Iodine is a trace element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vital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It is im-portant for human bodys thyroid gland. Deficient or excessive iodine will not only influence hu-man health but also cause feeblemindedness, so great attention h…  相似文献   
35.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楚科奇海2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在细粒沉积物中较为富集, 在粗粒沉积物中亏损. 稀土元素的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以平坦型为主, 少数样品为轻稀土弱富集型或重稀土弱富集型, 说明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以陆源碎屑物质为主, 化学风化作用弱. 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区域变化来看, 海区东西两侧沉积物分别来源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地区, 海区中南部沉积物与育空河物质的向北扩散有关. 海区中部赫雷德浅滩为残留沉积, 沉积物SCe/SY比值大, 铈的负异常不明显, 铈的富集可能与氧化条件下锰的早期成岩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36.
影响北极地区迅速变化的一些关键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研究证明 ,近半个世纪来 ,北极地区正在发生迅速变化。部分地区温度上升了 2- 3°C ,北冰洋海冰退缩 5 %,中心地区海冰厚度变薄 ,海面压力降低 ,中上层水淡化和变暖 ,吸收CO2 能力增加 ,臭氧耗损和紫外线辐射增强。中国于 1 999年开展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在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白令海以及临近海域开展了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多学科综合考察 ,对北极的区域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获得一些新的认识。观测到加拿大海盆中层水持续增暖的现象 ,揭示了西北冰洋与白令海水体交换的途径和次表层暖水结构 ,发现了加拿大海盆是北冰洋河水的主要储存区。利用联合冰站观测数据 ,模拟了北冰洋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和下垫面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 ,定量给出了北冰洋夏季海 /气和冰 /气之间湍流通量和边界层参数的差异。海 /气CO2 的通量观测表明 ,考察区的大部分海域均为大气CO2 汇区 ;西北冰洋海冰区具有较高的生物泵运转效率 ,楚科奇海陆架是一个高效的有机碳“汇”区 ,寒冷水体中微生物活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表明 ,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碘含量存在着由低纬度到高纬度增加趋势 ,北极地区可能是碘的汇区 ,碘可作为极区古海洋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的重要指标。楚科奇海、白令海  相似文献   
37.
高爱国  陈皓文 《极地研究》2007,18(2):147-154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abundance of General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GAB) in surficial sediments from the Chukchi Sea and the Canadian basin by using MPN and discusse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t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the GAB were high,even till 100 percentage.The abundance range and averages of GAB for 4℃and 25℃ were from 4.00×102 to 2.40×106,1.71×106 ind.·g-1(wet sample) and from 2.40×105 to 2.40×107,1.10×107 ind.·g-1(wet sample) respectively.Not only the abundance range but also the averages of GAB in 25℃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4℃.The abundance of GAB in sediments show a tendency that it is roughly greater in the lower latitudinal area than in the higher latitudinal area.The abundance of GAB increased from east to west as for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With the water depth increasing,the abundance of GAB at 4℃ decreased,but GBA at 25℃ is not changed obviously with water depth.It seems that warmer circumstantial temperature is more suitable for some GAB.  相似文献   
38.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资源量大,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以及易引起海底地质灾害等三大特征,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各自的开发研究计划。在这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人类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的,克国应尽早设立专项,健全机构,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这一领域研究,为和平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减灾防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9.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西部所采取的66个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生产力变化与水团的相互关系。楚科奇海西南部呈现出高的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而中部和东部哈罗德浅滩至阿拉斯加沿岸,以及楚科奇海台、北风脊和加拿大海盆表现出低的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楚科奇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以底栖有孔虫为主,丰度低;而楚科奇海台、北风脊和加拿大海盆则以浮游有孔虫占绝对优势,丰度较高。生源组分的分布特征显然与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的三股太平洋水和大西洋次表层水相关。楚科奇海西侧沿富营养的阿纳德尔流方向的区域呈现出高的表层生产力。而东侧受寡营养的阿拉斯加沿岸流及阿拉斯加西北沿岸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呈现出低的表层生产力。北纬75°以北及加拿大海盆受海冰覆盖影响,也表现出最低的表层生产力。而受北大西洋次表层水的影响,楚科奇海陆架外侧高纬海域表现出较高的钙质生物生产力。表层沉积物中Corg/N比值及其分布反映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以海洋自身来源为主,且主要受生物泵过程控制。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呈现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等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可能控制着生物泵对碳的吸收和释放。  相似文献   
40.
北极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域海底底栖贝类遗壳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北极的23个站的底栖贝类遗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贝类遗壳计有17个种,其中双壳纲13种,腹足纲4种.根据鉴定到种的13个种可将所鉴定的软体动物分为两个区系:北极和环北极寒温带种,它们是Astarte montagui,Liocyma fluctusa,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ya pseudoarenaria,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Serripes groenlan-dicus和Turritella polaris,共计10种,它们是北极水域软体动物区系组成中的主要成分;北极北太平洋寒温带种,它们是Argobuccinum oregonense,Cyclocardia crebricostata和Trichotropis cor-onata有3种.根据食性又可将它们分成滤食性、肉食性和碎食性三种,其中摄食沉积物中有机碎屑的碎食性种类占优势,包括双壳类中的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acoma sp.,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和腹足类的Trichotropis coronata,共计7种,它们不仅种类多,丰度高,而且在调查区的分布同细颗粒的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