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1.
312.
利用近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协理员上报的雪深资料、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等,与EC、Japan、GFS等细网格预报产品和省级精细化指导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并建立预报性能较好的降雪预报产品,通过统计模型将模式精细化降雪预报产品进行自动订正,并将结果在预报平台中展示.该平台可进行图像交互及编辑订正,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快速调阅和切换...  相似文献   
313.
利用Sentinel-1A卫星SAR影像数据,对2023年塔吉克斯坦MW7.2地震开展同震形变提取,基于弹性位错模型进行断层反演,并以本文反演得到的右旋节面解为接收面,计算不同深度的静态库仑应力。同震形变结果显示,升轨LOS向最大形变量达15 cm,降轨LOS向最大形变量达16 cm。断层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最优发震断层走向为131.1°、倾角为85.7°,同震主滑移区分布在深度10~30 km范围内,以右旋走滑为主,最大滑移位置位于地下约20 km深度处,滑移量为3.49 m,未破裂至地表,矩震级为MW7.16。库仑应力结果显示,该区域库仑应力符合帕米尔高原已有的应力场及地质学研究结果,随着深度增加,其影响范围以发震断层为中心向外扩张,且自5 km深度往下,应力加载区逐渐侵蚀应力卸载区,并开始以加载区为主,在约10 km深度处开始发生余震活动,与本次发震断层相邻的2条断层未来短时间内地震风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314.
介绍了非金属矿物橡塑填料的特点和若干主要非金属矿物作为橡塑填料的应用研究现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天然矿物作为橡塑填料不仅可以改善橡塑的许多重要性能,而且可降低成本,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从偶联剂、填料颗粒粒径和形状等方面讨论了目前非金属矿物作为橡塑填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15.
正2月15日上午,中共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第一届党的委员会委员、中共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大会号召中心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员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厅党组的正确领  相似文献   
316.
文章研究国际海底管理局为提升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底事务所开展的能力建设工作的政策法规依据,系统梳理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开展的能力建设相关工作,分别介绍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展的承包者培训项目、海洋科学研究项目、国际海底管理局实习生培训项目和其他能力建设项目以及有关项目的关注点,分析已开展的能力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317.
刘志宏  宋健  刘希雯  吴相梅  高翔 《岩石学报》2020,36(8):2383-2393
松辽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毗邻太平洋板块,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规模最大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断、坳双重结构。自白垩纪以来,松辽盆地南部主要经历两期挤压作用:NW-SE向挤压作用发生在下白垩统营城组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挤压作用持续了18Myr;近E-W向挤压作用发生在四方台组-古近系沉积时期,挤压作用至少持续了39.1Myr。两期挤压作用都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第二期挤压作用的变形强度远大于第一期,并且在明水组沉积晚期变形强度最大,这期挤压作用奠定了松辽盆地现今的构造格局。下白垩统营城组上部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和四方台组-古近系的沉积作用分别记录了第一期、第二期挤压作用形成的反转构造和断层相关褶皱的变形过程。上述构造在不同时期隆升速率与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控制了盆地的沉积范围、沉积地层的厚度和接触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松辽盆地在上述两个构造演化阶段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内区域,盆地性质都应属于陆内挤压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318.
正近日,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全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明确了调查工作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从2018年开始,辽宁省将用3年时间完成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任务。《通知》明确了本次土地调查的工作任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专项用地  相似文献   
319.
李艳  金茹  高翔 《大气科学学报》2020,43(3):525-536
利用CFSv2、ERA-I、MERRA2和JRA-55四种最新的大气再分析资料、CIMSS高分辨率卫星云图资料以及JTWC、CMA和JMA三种最佳路径与强度资料对热带气旋Roke (2011)外流-高空急流相互作用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在Roke (2011)外流-高空急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朝向极地的外流急流以及辐散增强,同时中纬度高空急流向南延伸出的弱正PV与Roke (2011)中心区的正PV逐渐接近并部分叠加,导致了Roke (2011)强度的迅速发展(RI);对比各种再分析资料发现,CFSv2中Roke (2011)外流-高空急流相互作用过程的高层风场和散度场与CIMSS资料中的分布与演变相似,并清楚地再现了高空急流区对弱正PV的输送过程,CFSv2对Roke (2011)的路径与强度变化的描述最接近观测。  相似文献   
320.
大连的海水贝类养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养殖的主要海水贝类为贻贝、扇贝、鲍鱼、魁蚶、牡蛎,文章主要探讨大连市这五种海水贝类从20世纪70~80年代到2000年间的养殖状况及产量变化,并根据产量变化总结出大连市海水贝类养殖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