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54篇
综合类   3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和分析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危害以及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认为三北地区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荒漠化的发展将限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积极开展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2.
晚元古—早古生代北秦岭以早元古宙秦岭群为中央隆链,其南北两侧对称地发育着两条裂陷槽。南裂陷槽沉积了以丹凤群(李子园群)为代表的火山-沉积岩系,北裂陷槽沉积了以斜峪关群(二郎坪群)为代表的火山-沉积岩系。本文主要讨论北裂陷槽的沉积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63.
从双侧造山带的几何学和力学模式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桐柏—大别造山带漂浮体及花状构造的运动学模式。强调指出,具有两个不同变形楔状体的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由华北及扬子克拉通间在印支—燕山期斜向碰撞造成的。  相似文献   
64.
陶湾群分布于洛南—栾川一带,分三个自然段出露。本文描述了各地段陶湾群代表性剖面,论述了层序划分和区域对比。文中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资料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确定陶湾群的时代为奥陶纪。  相似文献   
65.
秦岭造山带是中朝克拉通华北板块和扬子克拉通板块结合区域.其基底组成为广大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报道了秦岭造山带中部陕西省商南县湘河地区楼房沟古变质结晶岩片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和黑云二长石英片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数据,讨论了其地质意义.斜长角闪岩-浅粒岩为同-岩浆连续分异变质火山岩,锆石Pb严重丢失,207Pb/206Pb年龄≥(2488±8)Ma.年龄值与已获得的Sm-Nd等时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黑云二长石英片岩为副变质岩,锆石U-Pb年龄(978±13)Ma.秦岭造山带中部老于太古宇岩片(块)的发现表明,秦岭造山带下部可能存在过太古宙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66.
东秦岭商丹断裂带南侧的“武关岩群”是从原泥盆系刘岭群北侧解体出来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已获得该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中斜长角闪岩(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82±30)Ma,钕同位素初始比值INd=0.511186±1(2σ),εNd(T)=+6.51。表明武关岩群”变质岩系主体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一结果必将导致人们重新认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7.
北秦岭造山带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通过对商丹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对北秦岭造山带的组成、变质变形作用、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秦岭造山带多期多样式裂解与造山过程,对深入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的地壳组成、结构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宽坪群为北秦岭构造活动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呈北西西向延伸,横贯陕西。宽坪群的各个岩组均有一定的矿化。本文根据陕西宽坪群含矿层位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而成。谬误之处,望指正。一、概述陕西宽坪群由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岩组,眉(县)户(县)地区(称眉户地区,下同)为甘峪湾组、大镇沟组和汤峪组;商洛地区(本文指蓝田以东陕西部分,下同)为广东坪组、四岔口组和谢湾组。下岩组以绿片岩为主,夹长英质片岩、石英岩、石英大理岩、硅质(石  相似文献   
69.
陕西洛南—河南栾川一带,断续分布着一套碱钙性—碱性火山岩(图1)。1∶20万洛南幅、栾川幅地质图和1∶50万东秦岭地质图将其划为片理化正长斑岩,时代置早元古代。以后的调查者也都将其作为侵入体对待。  相似文献   
70.
笔者在对陶湾群调研的同时,对其北邻的寒武系做了相应的工作。基本查清了寒武系的层序、构造及展布范围。在原划的“三道撞组”和陶湾群的某些层位中采到大量的早寒武世化石。并发现了中寒武统平行或角度不整合在下寒武统和罗圈组之上,即兴凯运动在华北南缘的表现。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洛南盆地以东页山河、扶庄河乖以西辋峪、斩子坪寒武系的层序和岩性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将寒武系由下而上分为三统七个岩段,并分别与邻区的寒武系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寒武系的时代及其上覆陶湾群、下伏罗圈组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计论和对比。指出洛河地区处于洛南—栾川过渡带的冒地槽沉积盆地,岩相属浅水相碳酸盐台地向大陆斜坡或次深海相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