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622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研究了舟山沿岸四种藤壶(三角藤壶Balanustrigonus,纹藤壶B.amphitriteamghitrite,白脊藤壶B.albicostatus及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japonica)壳板的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主要有生长脊(包括毛脊、大脊、微脊)和放射脊。其中,大脊和放射脊系本文首次报道。大脊于蔡壶蜕皮后毛脊(刚毛)形成的同时或其后形成,与蜕度周期有关。放射脊的形成可增加壳板的坚固度。各种生长脊的数量及强弱变化反映了藤壶的生理代谢状况及环境对藤壶成长的影响。本文比较了四种藤壶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它们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四种藤壶成体和幼体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藤壶壳板表面结构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尤以生活于潮间带中上区的白脊藤壶和日本笠藤壶为显著。环境,尤其是潮区,对藤壶壳板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日本笠藤壶、白脊藤壶、纹藤壶壳板结构明显受其生活的潮区影响。  相似文献   
982.
本文说明了用有限元-积分方程求解弹性目标声散射的一般方法,并在其中引入了模态分析。此法可用于任意形状的弹性目标,并可提供较清晰的物理图象,便于分析目标弹性振动对散射场的影响。文中给出了水中钢柱在平面波场中的声散射的计算和测量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983.
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宁波海岛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规律。生物种类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多毛类及藻类为主。生物区系性质以广温广布种和亚热带种为主。不同底质潮间带中生物种类数不同,泥沙滩多于岩礁多于沙滩。  相似文献   
984.
日本对虾血细胞分类、密度及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血细胞进行超显微结钩观察,提出血细胞分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类。血细胞密度因蜕皮期不同而异,C期较低,D_2期较高平均密度3.896~8.66×10~4cell/ml/ind。3类细胞比例为0.6~2.7,79.2~84.4,14.8~20.1%。当镰刀菌感染时,血细胞密度下降为对照组的54.3%,小颗粒细胞比例减少,大颗粒细胞增加。当养殖密度增加及水温降低时,血细胞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组成比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85.
2017年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雷暴大风回波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MICAPS天气资料、WebGIS雷达拼图、自动站、强天气监测和雷电监测等数据,对2017年8月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产生的4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采用数据统计、形态特征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北部回波和南部回波发生辐合运动时,南面回波会发展的更为旺盛,形成飑线回波带。回波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加快了回波移动速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回波的移动方向。副热带高压边缘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两种:一是南北向短带回波,有时会发展为弓状回波;二是强回波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带状回波上,雷暴大风分布在回波带前沿,尤其是弓状回波带的头部,雷电分布则在回波带移动方向的后侧;强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上,雷暴大风和雷电集中在强回波中心附近区域。超级单体回波具有55~60 dBZ块状回波结构,垂直液态水含量VIL达到60 kg·m~(-2);相对风暴速度SRM图上和垂直径向速度RHI_V图上,都具有相邻的正负速度对和达到中等以上中气旋标准。  相似文献   
986.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践及行业产业的结合,以及对思政内容的传递方面有待加强;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认知负荷偏大、学习兴趣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秉承内容更新—模式变革—兴趣引领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实践:以教材编写、实体课堂和线上资源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步建设。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力学生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提高课堂氛围、知识结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学生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87.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所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正在逐渐替代传统产业发展业态,开创数字产业发展新模式,也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988.
基线长度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基础,研究基线与相干性的关系对干涉像对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时空基线对相干性的影响规律,用仿真实验建立时空基线共同影响相干性的模型关系,并随机选择16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时间基线和空间基线分别对相干性具备反比幂函数关系,本文建立的时空基线模型与软件模块计算结果很接近,相关系数达到0.92,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作为干涉像对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9.
通过对原始点云数据精度和点云数据分类误差的研究,抽检不同地表、不同植被覆盖密度、不同植被高度点云分类的数据,分析其对LiDAR的DEM成果精度的影响,对LiDAR数据DEM成果的质量检验与精度评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0.
针对现有的迭代阈值分割算法作用于一些低对比度或一些变化较大的图像时精度不高、存在过度分割难以识别目标区域的问题,引入数学形态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中高低帽变换预处理后再进行迭代分割的改进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高低帽变换来增大原始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同时锐化图像,使图像清晰,再通过迭代阈值分割出目标区域,针对一些难以分割的目标,可以再次采用低帽变换凸显目标区域,最后通过二值图像连通区域标记,按面积擦除噪声区域完成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针对较小目标物体或是较大目标物体都能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改进后算法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分割精度都得到提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