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5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在跳虎节这天,人们选中运气最好的8个人当场化装成"虎",用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腰部用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的脸部和手脚都画上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画"王"字,颈系铜铃。  相似文献   
52.
有趣的婚事     
"跳菜"是哀牢山一带彝族婚丧嫁娶、宴请宾客时的一种习俗。当宾客入席后,跳菜人便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小指托起一个长方形的木盆,高低位置与肩膀齐  相似文献   
53.
酒茶飘香     
彝族称得上是酒的民族,其饮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夷(尼)系部族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分支的流向,彝族的饮酒习惯与方式也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喝酒仍然是彝族一种常见的社交形式。  相似文献   
54.
黄佩华 《广西地质》2011,(11):53-53
跳弓节,又称跳宫节和祭金竹,彝语称“召契”、“孔告”.是广西那坡白彝最隆重、最欢乐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55.
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来自何方?很多年前,居住在桂西北金钟山和六诏山脉的当地人,都会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看待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有如木棉花的种子,从天边飘然而至,并在此生根发  相似文献   
56.
和谐民居     
大西南地区众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民族间彼此文化交融渗透的局面。在民居方面,彝族更是崇奉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内部布局,严格按照固有的“图谱”和秩序来安排设置。  相似文献   
57.
择山而住     
靠山而居,择山而住,这是彝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生存选择。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大小凉山、乌蒙山、哀牢山、六诏山、金钟山……这高原,这山,和彝族的命运历来都是生息悠关的。几千年来,彝族先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历了从穴居到棚居再到屋居的漫长过程。彝文典籍《笃姆躲雨志》描述道:"天生石溶洞,红壤石林带,阿谱笃姆屋,阿童溶洞里,坐位闪红光,站位绿茵茵。"从这段文字描  相似文献   
58.
骆越艺风     
延绵达千万年的百越传统文化,是壮族的精神家园。从百色盆地的石器到柳江人,从左江畔的花山壁画到红水河岸边的铜鼓,从《布洛陀》诗经到《刘三姐》,无一不流淌着壮族先祖的殷殷血脉,无一不弥散着浓郁的骆越遗风。  相似文献   
59.
遍地风流     
翻开壮族的历史,我们会看到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在向我们翩然走来。尽管这些人物披挂着各种各样的色彩,令我们眼花缭乱;尽管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功绩各有不同的解释和评说。然而,他们在壮族历史上的位置和影响是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60.
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服饰比作花朵,那么,彝族服饰肯定是其中最为绮丽的那朵花了。由于彝族分支众多,居住环境复杂,分布地域广阔,其服饰也呈现出种类繁多、色彩纷呈的景象。多彩多姿的服饰景观,体现了彝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独到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