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用雷达反射率作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自动分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提高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精度,利用武汉CINRAD/SA雷达反射率数据,研究提出了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自动分类算法(ACSS)。该算法在二维反射率结构场初步分类降水的基础上,识别亮带并从体扫描数据中提取降水的三维结构特征,然后对初步分类结果进行订正。试验表明,ACSS能较准确地实现对流性降水和层状云降水的自动分类,相对于只根据二维结构分类降水性能上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能正确识别出亮带特征明显的强层状云和对流核外沿的对流弱回波区。  相似文献   
142.
利用1986—2000年高空和地面资料,用动力相似方法制作出黄河三角洲冬半年分县降水预报,经过业务应用,降水预报准确率在59.2%~72.4%之间,接近或达到预报员的一般水平,对预报员制作降水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季节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允芬 《中国科学D辑》2006,36(Z1):91-102
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网络(ChinaFLUX)的组成部分,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CO2 通量进行了长期观测. 本研究集中探讨了千烟洲人工林2003年和2004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态系统CO2交换量(GEE)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源汇状况与强度. 研究结果表明: (ⅰ) NEE, Re和GEE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且密切相关, 冬季和干旱期量级较低而夏季量级较高. (ⅱ) 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是控制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NEE, Re和GEE季节动态的主导因素. 光照是控制NEE的主要因素, 而温度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着NEE, 但水汽压差对NEE的影响作用更强.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 干旱胁迫会造成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吸收的适宜温度范围明显降低. 温度和降水的协同作用共同控制着Re. (ⅲ) 2003年和2004年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NEE, Re和GEE分别为-387.2和-423.8 g C·m-2, 1223.3和1442.0 g C·m-2, -1610.4和-1865.8 g C·m-2, 这表明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碳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4.
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移动GIS技术基于PDA(掌上机)及WinCE作为软件运行的软硬件平台,掌上机具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很多独特优势。将这种独特优势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现场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并以数字化技术延伸至野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面临的反馈信息严重滞后,采集信息不完整,在数据采集手段上存在的记录内容随意、记录格式不规范及野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该系统采用ESRI的ArcPad Application Builder二次开发软件,对ArcPad进行面向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功能定制,使系统集成了GPS或手工定点的空间信息在基础地理底图的显示、地质灾害点属性信息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录入及数据的入库以及野外采集到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与室内ArcGIS软件平台顺畅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了利用移动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过程中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全程数字化操作,并摸索了一套完成的工作流程。这种技术的采用有望对传统野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5.
从浙东、闽东南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和“复合岩体”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玄武岩和角闪辉长岩,分离出钛-磁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角闪辉长岩的γos(130Ma)为-83.7~ -47.1,其(^187 Os/^188 Os)。过低,为0.0667和0.0205。这低得不合理的(^187 Os/^188 Os)i表明成岩之后Re-Os体系可能受到扰动,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外加Re的进入,使岩石的^187 Re/^188 Os比值偏高、(^187 Os/^188 Os);及γOs(t)值偏低。玄武岩的γOs(130Ma)=21.4—267.8,其(^187 Os/^188 Os)。为0.1531~0.4639。Re—Os、Sm—Nd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玄武岩浆不是来自富集地幔,而是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地壳岩石和熔体的混染。晚中生代时期,东南沿海“大陆弧”下的地幔可能不是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具有亏损特性,因而是软流圈地幔。  相似文献   
146.
介绍沸石矿的工业用途及其前景,阐明与煤盆地共生的沸石矿成因类型与成矿条件、控制因素、成矿时期及其分布等。  相似文献   
147.
应用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探讨了现代“气象”、农业与气象的关系等概念的内涵,指出西北农业与气象必须协调发展。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农业“防、节、增、转、治”现代化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48.
149.
提出了为调频加网的3种基本网格,并以像区网格为基础对图像进行调频处理。为了改善图像复制质量,使图像真正达到频率调制效果,又提出了与像区网格相应的调值矩阵和细节位置矩阵,通过它们的逻辑运算而获得调频图像。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还原气氛下制备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 ,Dy^3 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1050℃已经得到纯相的SrAl2O4产物,1150-1400℃物相没有改变.仍是SrAl2O4相.研究了灼烧工艺、铕和锶的比值、硼酸的加入量、激活剂铕和镝的比值、基质元素铝和锶的比值等条件对SrAl2O4: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作还原气氛,灼烧温度为1200℃,恒温2h,然后随炉自然降温的生产工艺,可制备出发光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