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480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934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6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黄河口水下斜坡波致圆弧振荡剪切破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方强  贾永刚 《海洋学报》2010,32(5):175-179
  相似文献   
102.
声图测量技术是一种适用于近场的高精度被动定位技术,可以用来测量舰船辐射噪声源位置的空间分布。声图测量的核心算法是聚焦波束形成。算法的分辨力与阵长、信号处理频段以及目标距离有关。当阵长一定、测量区范围给定时,算法对低频声源的分辨力较差。MVDR波束形成法可较常规波束形成获得更高的分辨力,降低旁瓣。采用MVDR与聚焦波束形成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对舰船各部位辐射噪声源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103.
西华山脉钨矿床的形成压力及有关花岗岩的侵位深度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文章阐述了西华山黑钨矿-石英脉与普通热液石英脉的不同之处;分析了前人所获压力值较低(30~70MPa)的主要原因;利用黑钨矿-石英脉绿柱石中两相气液包裹体和不混溶硅酸盐熔融包裹体的有关资料及相关相图,求得西华山脉钨矿床的形成压力为200MPa。根据西华山脉钨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以及岩石学、矿物学、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证据论证了这一压力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地下水是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为实现孔雀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研究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含水层成因类型和现代河道分布共同控制着孔雀河流域地下咸淡水的空间分布格局;氢氧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水...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在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断层气测试,首次获取了该断裂带中Rn和CO2的释放量。在2004年开挖的2~3m深的探槽内,氡浓度可达20732Bq.m-3,氡发射率可达433mBq.m-2.s-1,远高于在地表的氡浓度505~2380Bq.m-3与氡发射率7~28.19mBq.m-2.s-1(地表氡发射率均值为14.7mBq.m-2.s-1,与世界平均值相当)。从而我们推断该断裂具有从上部第四系覆盖物到深部花岗岩之间的良好连通性。在地表CO2的析出率平均值为18.9g.m-2.d-1,与通常的背景值相当,在探槽中和距离断层1km的地方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但是在断层北侧3km处的一个近乎直立的千枚岩小山上,CO2的析出率却很高,为421g.m-2.d-1,同时该处氡的发射率也高,达503mBq.m-2.s-1,因此,有必要在该断裂附近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06.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用于深部勘探时,观测到的垂直磁场脉冲响应非常微弱,常伴有严重的干扰噪声,从噪声中提取反映深部地层的中、晚期磁场信号非常重要.为此提出将多分辨率小波分析应用于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数据分析,并对西部某勘探区垂直磁场响应的迭前和迭后教据作多尺度分解后进行分析和比较的结果表明:①小波分析对数据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垂直磁场响应的迭前和迭后记录在不同频段上的分布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②高频干扰主要反映于数据的分解细节,反映深部信息的中、晚期弱信号存在于分解概貌;③迭后记录加入随机噪声与不加入随机噪声的处理结果类似,而迭前记录则不同,迭前记录比迭后记录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并主要表现在早期.在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深部勘探中,利用更多的迭前记录的小波分解概貌对资料处理的解释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以达拉特旗西南部的高头窑镇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1995、2000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四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高头窑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近20年来,沙漠化土地处于发展-发展-逆转的过程中。研究区是典型的荒漠草原区,草原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农田、林地和高盖度草原的面积变化较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沙丘类型之间的转化、各种草原类型之间的转化和草原与固定沙丘之间的转化。1987-2000年期间,草原和林地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严重发展的主要原因。2000-2003年间,土地类型之间的转化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林地向草原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可见,在高头窑地区,草原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沙漠化的治理方面,应该合理利用草原,防止过度放牧,大力倡导退林还草。  相似文献   
108.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 lenses occur in the coherent low-gradeepidote-zone Ward Creek metabasite unit of the Central Franciscanbelt. They contain almandine garnet, clinopyroxene, and rutile.They have slightly higher Mn content (0–5–1–0wt.%) than the coexisting Type III metabasites (0–12–0–25wt%) which contain epidote + glaucophane + actinolite + chlorite+ omphacite + quartz + sphene ? aragonite? lawsonite ? pumpellyite+ albite. The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s (130–140 Ma) canbe distinguished from older tectonic eclogites (150–160Ma) in Ward Creek as follows: (1) they are medium grained, whereas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are coarse grained; (2) they haveunaltered spessartine-rich idioblastic (0–4–10 mm)garnets, whereas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have larger xenoblasticto hypidiomorphic spessartine-poor garnets which were corrodedand chloritized along the rim during retrograde metamorphism;(3) clinopyroxenes are chloromelanite in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sbut omphacite in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4) barroisiticamphiboles occur both as inclusions in garnets and as matrixminerals in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but not in in situ eclogiticschists; (5) albite is present in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sbut not in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and (6) the estimatedP-T condition of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s is 290 ?C < T<350 ?C, P = 8–9 kb, whereas that of Ward Creek Type IVtectonic eclogites is 500?C< r<540?C, P< 10–11–5kb. Medium-grained eclogites occur as individual blocks in WardCreek;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butare very similar to in situ eclogitic schists. They have unalteredidioblastic garnet with high almandine and spessartine content(Alm47Sp23Gr20Py10), and they have chloromel-anitic clinopyroxeneand quartz but no barroisite. Paragonite is also stable in theseeclogites. The blocks formed at 380 ?C< r<400?C, and 9–5kb<P< 14 kb. They are presumably in situ eclogites formedat the highest-temperature part of the Ward Creek metabasiteunit and may be younger than Type IV tectonic eclogites. Such low-temperature occurrences of eclogitic assemblages aredue to the compositional effect on reactions between blueschistand eclogite that are insensitive to pressure and shift towardslower temperatures as bulk-rock MnO content and XFe/(Fe+Mg)increase. The Mn/(Mn + Fe) ratio of bulk rock is an importantfactor in controlling the P-T positions of these reactions attemperatures below 450 ?C, whereas the Fe/(Fe + Mg) ratio ofbulk-rock becomes important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450?C.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提出了Lp相关的基本概念、定义及性质。特别分析了P=1的L1相关与普通相关不同的特点,并将之应用于地震信号速度谱分析。本文分析了速度信息寄载于地震记录中的基本特点,并采用L1相关技术进行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它比普通相关及符号位相关能更充分地提取地震信号中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速度谱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L1相关不用乘法运算,因而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使用新方法和普通方法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信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说明新方法的改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