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渤海湾北部滨外沙坝演变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时相航空遥感影像和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对比,分析渤海湾北部滨外沙坝近50年来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波浪、潮汐、潮流和河流等动力因素的作用下,滨外沙坝的动态变化较为明显,在整体西向漂移、向海侧边线蚀退的背景下,个体沙坝的变化表现为陆向蚀退、侵蚀消亡、西南向漂移与端点蚀退、西向漂移与端点延展和海向淤进与陆向蚀退交替等多种态势。  相似文献   
42.
震源机制和场地条件对近场强震地面运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欧洲数百条地震动记录按震级、震中距、场地类别及震源机制等条件分类,通过对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比、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及反应谱比等内容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震源机制、场地类别等因素对竖向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和场地类别这两种因素在近场区对竖向地震动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利用册亨、贞丰、望谟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对龙滩电站水库望谟、贞丰、册亨淹没区30a的气候作出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淹没区气温呈上升趋势,1988年是30a来淹没区最暖的一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温开始上升。若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淹没区30a的气候分为冷暖2个阶段,则前为冷期,后为暖期。其中平均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春季增温幅度最小。最高气温春季增温幅度最大,秋季增温幅度最小。最低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增温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44.
微生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它们在大部分化学元素和含有化学元素的矿物、岩石的组成和分布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由于其本身就是许多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或某些微生物代谢的产物,在其生成、聚集和保存的漫长时期中,无不与微生物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阐述了海底微生物在水合物生成及其识别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5.
多波束声呐记录的海底后向散射片段(Snippet)数据处理成角度响应曲线和地理编码(Mosaic)图像可以 帮助识别海底底质类型和反映地貌形态,这一过程包括辐射校正、角度响应改正(AVG)和几何地理编码,但不同的多波束系统硬件在辐射校正和角度响应改正方法上存在差异且传统处理方法忽略了声呐系统本身的指向性模型随时间变化的事实。以声呐方程为基础,针对Kongsberg EM 多波束系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Snippet数据处理流程,并分析了各步骤中存在的可变性,给出了每一步的处理建议,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EM2040浅水多波束实测数据,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利用InSAR数据的格尔木市地表沉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及其相关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采用2015年12月4日至2018年1月10日间的37景Sentinel-1卫星SAR影像数据,基于InSAR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地处高原的格尔木市市区及其周边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基于相干性等指标共提取了252 889个相干点,每平方千米平均有501个相干点,后续经相干点分析计算后掩模去误差较大的点后,实际使用相干点252 035个;格尔木市及其周边郊区的整体沉降速率均在5 mm/a以内,未发现明显的沉降区域或大面积的沉降带,市区南部的沉降速率低于北部。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受入海水沙减少、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和海洋动力作用等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凸显。基于实测地形和波浪资料,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过程及稳定性变化。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主要分布在近岸10 km内,2007—2015年距岸8 km区域内表现强烈侵蚀,堤前海床较2000—2007年时段侵蚀量增大,海床侵蚀向岸加剧。随着现行河口沙嘴的淤积延伸和孤东浅水区的不断侵蚀,孤东南大堤外海逐渐形成了"近岸区深,远岸区浅"的反剖面形态。随着工程防护区近岸持续侵蚀,等深线不断向岸移动,堤前海床不稳定性逐渐加剧,2015年84.20%的堤前海床处于强或极强不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新形势下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机载测雨雷达两种反演方法的优化和综合利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连仲  窦贤康 《大气科学》2007,31(2):265-272
由于机载雷达的天线不能做得太大,如果想获得一个较好的束向分辨率,就不得不使用X波段的频率,而该波段的电磁波穿过雨区时会受到衰减,直接利用视反射率进行降水反演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衰减效应必须进行校正。两种降水反演方法——立体雷达方法和双束算法,在实际的反演中各有优缺点。立体雷达方法对边界条件要求高,而双束算法在雨团中心雨强大处会有较大的误差。引入权重因子后的立体雷达方法-双束算法(综合算法)能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从而更具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2016年,临沂市地质灾害排查共查明了39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崩塌数量最多,其次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该文详细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临沂市划分成1350个面积相等的单元,对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植被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活动频次和险情等要素进行量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级进行定性修正,将临沂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4个区。预测了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划分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建议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临沂市应急管理局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提供地质灾害基础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0.
Otolith morphology is widely used for fish stock identification. The sulcus, a structure on the medial side of the otolit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in morpholog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ulcus morphology for stock identification and to compare its performance with commonly used otolith morphology analysis. Otolith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three geographical groups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estuary, HHE;the Jiaozhou Bay, JZB;and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CJE) of yellow drum Nibea albiflo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sis of sulcus morphology based on shape indices (SIs), elliptic Fourier coefficients (EFc),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arameters identified stocks at overall classification rates of 51.0%, 72.5%, and 73.2%, respectively. These classification rat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otolith morphology analysis (57.0%, 73.8%, and 76.5% by SIs, EFc, and their combination,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ulcus morphology is comparable to the commonly used otolith morphology for identifying stocks of sciaenids, such as the yellow drum. For both otolith and sulcus morphology, EFc could identify the stocks more efficiently than SIs,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SIs and EFc was even be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