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6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测绘学   624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731篇
地质学   2525篇
海洋学   643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4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随着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保护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使用C2NLS方法对2003-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度,使用SDE方法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影响海洋生态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探索。结果表明:(1)海洋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距并未显著缩小,海洋生态效率的地区分布出现极化趋势。(2)海洋生态效率重心表现出西南向移动特征,东北-西南向的空间格局更加明显。(3)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和对外开放可以有效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水平;产业结构效应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高污染行业同时具有高产出与高排放的特征导致;区位因素效应不显著,海洋生态效率与地区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二次型关系,与中国海洋经济整体发展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情况相符,部分印证了“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相似文献   
192.
海岸线演变及其动态监测对沿海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基于1996-2020年黄河口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SAS),探讨了近25年来黄河口海岸线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黄河输沙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现行河口地区海岸线平均向海淤进速率为260 m/a,老河口岸线平均变化速率为-167 m/a。调水调沙前,河口岸线整体处于蚀退阶段;调水调沙后,现行河口岸线初期快速淤进,后速率逐渐减缓,老河口始终处于蚀退状态。年内尺度上,现行河口岸线在调水调沙年份汛期前后淤进明显,非调水调沙年份汛期前后淤进缓慢,老河口岸线变化基本与年际变化一致。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入海泥沙量对岸线演变的影响程度加大,在年内尺度上对汛期前后现行河口岸线变化作用显著(R2=0.93)。  相似文献   
193.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约为93 Ma,银矿化年龄约为75 Ma.矿石硫可能源于花岗岩,但不能排除源于弱沉积围岩的可能性;矿石、花岗岩和弱变质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铅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源于下地壳.  相似文献   
194.
印尼巨大地震引起的云南水位异常记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虹  邬成栋  刘强  王世芹  陈燕 《地震地质》2007,29(4):873-882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相继发生了2次巨大地震,云南地区的地下水位观测记录到了这2次地震的大量信息。文中给出了云南水位数字和模拟记录到的印尼2次巨大地震的响应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目前的水位模拟记录较数字化记录能更清晰地看到巨大地震引起的水位异常变化过程;大震引起的水位上升和下降可能是地震波的作用改变了构造单元的应力所致,并与井点的地质构造部位有关;同一井孔对同一断层上破裂方式一致的大地震的响应方式是一致的,只是对震级大的地震响应幅度大,震级减小,响应幅度亦减小  相似文献   
195.
黔东南地区的甲路组冲洪积相底砾岩为一套高角度不整合于四堡群变质岩系或侵入该变质岩系的花岗岩体之上的楔状地层。通过对该组大比例尺剖面实测与加密取样鉴定,确定了该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甲路组与四堡群变质岩系及刚边花岗岩体之间的沉积超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江群的沉积演化序列。取自甲路组地层之下的花岗岩的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23±12Ma,这一年龄数据与已有的摩天岭花岗岩TIMS锆石U-Pb年龄825.0±2.4相一致,代表了黔东南地区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始年龄。而该区裂谷系沉积超覆的开启年龄略晚于这个时间,研究区内可能缺失1000~820Ma之间与拉伸系(Tonian)大致相当的地层。  相似文献   
196.
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矿体的体积,用部分化验数据的平均品位代替矿块的整体品位,其计算精度很难满足需要.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计算矿体体积能够提高体积计算精度,以空间插值技术对矿体任意空间位置的品位进行估值,有助于提高品位估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于矿体储量计算的混合数据模型(线框块段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剖面数据生成矿体线框模型进而在线框模型基础上生成块段模型的方法.介绍了距离反比法和克立格法的原理,利用距离反比法结合某金矿体数据进行了储量估算,结果表明以线框块段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技术计算矿体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其形成依赖于大气环流和沙质地表两种不同密度的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风力条件和下垫面的性质是影响沙尘暴强度和危害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减轻沙尘暴危害的有效方法就是改善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但这需要评估下垫面各因子在不同天气、气候背景条件下对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程度。从下垫面的角度出发,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利用气象资料和实测数据,应用AHP方法对下垫面定性与定量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地区下垫面因子对沙尘暴发生作用的权重,为从下垫面角度研究沙尘暴危险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8.
以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发布的《地震波形数据格式交换》为依据,通过Java语言实现对地震波形SEED文件格式文件的读取和解析.这是实现地震自动产出的第一步,也直接影响地震自动处理过程(波形仿真、量纲化处理、P波拾取、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与大数据技术的整合,该软件为地震业务提供了底层支...  相似文献   
199.
黄河入海口壬基酚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口表、底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壬基酚的浓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7~148.6 ng/L,平均值为47.5 ng/L;底层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8~52.7ng/L,平均值为31.0 ng/L;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浓度为2.31~5.47 ng/g,平均浓度为3.87ng/g。黄河口水体中壬基酚浓度呈现由河道向出海口外逐渐降低的趋势;河道中表层沉积物壬基酚含量高于出海口外。黄河口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低于文献中报道的海河口水体中的浓度,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含量低于珠江口文献报道值。水体中壬基酚浓度超过抑制藤壶附着浓度(10 ng/L),河道最上游的站点水体中的浓度超过影响太平洋牡蛎幼苗的发育并增加幼苗死亡率的浓度(100 ng/L)。  相似文献   
200.
胶州湾及其邻近河流中壬基酚等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分析青岛胶州湾及其邻近河流中的壬基酚(NP)及其短链氧乙烯醚母体化合物、壬基酚单氧乙烯醚(NP1EO)和壬基酚二氧乙烯醚(NP2EO)的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了17个站位分别采集了海水和沉积物样品,样品经萃取、浓缩、净化后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各污染物的浓度。胶州湾水体中的NP、NP1EO和NP2EO的浓度分别为20.2-268.7、11.2-200.4和4.8-32.5ng/L。胶州湾沉积物中上述3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3.6-299.3、3.8-25.2和4.9-103.2ng/g。胶州湾邻近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湾内,其中墨水河的污染最严重,水体和沉积物中NP的浓度分别达到28656ng/L和31704ng/g。与世界其他海湾NP等污染物的浓度相比,胶州湾属于严重污染地区之一,已经超出了其生物效应临界浓度。研究区域内50%的站位中NP浓度已经超过导致扇贝苗死亡的临界浓度,10%的站位已经超过引起雄性鱼类雌性化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