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全面提高1∶50000数据库的信息现势性和要素完整性,我国"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介绍该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包括研究设计以地形数据全要素更新、全区域变化检测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主要特征的1∶50000数据库全面更新模式,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大面积快速更新实际需要的缩编更新优先、影像一体化更新为主的主体更新方法,设计研制规模化更新所需的生产技术系统,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规定,建立规模化更新生产业务体系,并在全国大规模更新生产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2.
�������ֽ�ؿ��˶������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2009?????GPS?????????о???????壨18.5??25.5??104.5??112.0????ITRF2000????μ??????????????????????ο?????μ?????α????????????????????????????о????滪???????NE115?????????????????????33.5 mm/a?????????????3.5 mm/a??????????????????  相似文献   
43.
执行各种低轨卫星任务的官方在公布定轨结果的同时并没有公布星载接收机的天线相位中心校正(PCV)信息,而PCV误差是星载GNSS精密定轨必须考虑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以GRACE卫星任务为例研究PCV误差对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利用GPS观测数据直接估计与相位误差有关的天线相位偏差(PCO)和PCV参数,然后利用K波段测距系统和卫星激光测距仪数据进行定轨评定。  相似文献   
4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及XPL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结构,就系统在中国大陆区域内卫星的可见性、DOP值和定位精度进行仿真分析。借鉴SBAS完备性算法的原理分析在中国大陆区域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能提供的XPL性能指标。表明在单频条件下,中国大陆区域内仿真的Compass系统能满足APV-Ⅰ飞行阶段的完备性要求。  相似文献   
45.
I found high Q values (Q-ratio=Jn/Ji, Jn, Ji are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nd induced magnetization) in the Sulu ultrahigh 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rocks, eastern China which is the world's largest UHP  相似文献   
46.
一维波动方程波阻抗反演的同伦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从地震勘探一维波动方程反问题出发,研究了一种反演地层参数的同伦方法,该方法把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转化成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求解,从而给出一种稳定的计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的全局收敛的反演方法.理论模型和实例试算的结果表明了同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反演算法,特别适用于非线性、多极值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在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曾庆理  刘庆生  邱宁 《地球科学》2009,34(6):993-100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主孔中318~380m (A)、420~470m (B) 和530~600m (C) 深度分布三段高铁钛榴辉岩, 它们具有高全铁(FeOT) (平均15.36%、14.09%和20.83%)、高TiO2 (平均3.89%、3.28%和4.10%) 和低SiO2 (平均44.64%、48.64%和41.10%) 含量分布特征.岩石磁性测量结果表明, A段样品为低磁化率(平均3.61×10-7m3·kg-1)、低天然剩余磁化强度(平均0.12×10-3Am2·kg-1) 和低Q值(平均8.03);B段样品为高磁化率(平均12.55×10-7m3·kg-1) 和中等天然剩余磁化强度(平均1.47×10-3Am2·kg-1) 及Q值(平均26.42);C段样品磁化率介于A、B段之间(平均9.73×10-7m3·kg-1), 而天然剩余磁化强度(平均10.05×10-3Am2·kg-1) 和Q值(平均138.571) 最大.岩石磁学和岩相学研究表明, A、B两段样品代表了新鲜或轻度退变质榴辉岩的磁性特征, 但就研究的代表性样品的磁性岩石学特征而言, B段样品显示的退变质程度稍高于A段; C段榴辉岩样品密度最大, 主要为新鲜榴辉岩, 氧逸度明显高于A、B两段样品, 且存在大量出溶过程形成的以薄层结构为标志特征的赤铁矿-钛铁矿固溶体, 可能是样品高天然剩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