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半潜平台立柱与浮筒中部不同形式连接节点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潜式平台的立柱与浮筒中纵舱壁连接节点出现焊缝开裂这种疲劳失效现象,利用简化疲劳方法以及三维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目前主流平台中所采用两种不同的立柱与浮筒中纵舱壁连接节点形式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估与分析。首先从结构刚度分配角度,平均应力效应角度分析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然后利用疲劳分析结果评估不同连接节点对整个平台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基于结构力学性能和刚度匹配角度分析两种节点形式的优劣,确定最优节点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72.
长江河口北槽弯道横向次生流、混合与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2月25至26日(枯季/大潮)、7月23至24日(洪季/大潮)分别在长江河口北槽弯道沿着3条横向测线CS6、CSW和CS3(每条测线上有北、中、南3个站位)测得水位、流速、盐度和含沙量的时间序列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定量计算、分析,理解弯道横向次生流、混合与层化的时、空变化和各种物理机制及其相对重要性。3条横向测线均存在横向次生流,且横向测线CS3还出现横向次生环流。枯、洪季,仅在横向测线CS6、CS3出现环状欧拉余流。枯、洪季,沿着横向测线CS3,3个站位的横向斜压梯度比离心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都大1~2个数量级,而后两项大小接近且数量级都是10-4,罗斯贝数在1左右。这些表明:横向次生流受横向斜压梯度、离心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共同驱动,前一项相对于后两项更加重要。沿着3条横向测线:1)枯、洪季大潮,平均势能差异分别约为54.23、66.56 J/m3,表明洪季层化强于枯季;2)枯季涨潮,平均的势能差异普遍小于落潮,而洪季涨潮,平均的势能差异普遍大于落潮,表明枯、洪季湍流混合均存在潮汐不对称性;3)枯季,由横向、纵向水深平均应变(ΦS-y、ΦS-x)引起的势能差异变化率的范围分别是-67×10~(-3)~37×10~(-3)、-7×10~(-3)~11×10~(-3)W/m~3,而洪季,相应的范围分别是-45×10~(-3)~30×10~(-3)、-14×10~(-3)~13×10~(-3)W/m~3,表明枯、洪季差异不明显,横向水深平均应变(ΦS-y)均大于纵向水深平均应变(ΦS-x),前项对水体混合与层化的影响更大;4)枯季大潮,纵向平流(ΦA-x)、横向平流(ΦA-y)、纵向水深平均应变(ΦS-x)和横向水深平均应变(ΦS-y)的潮汐平均绝对值占四项总和之比例分别为26%、33%、18%和23%,而洪季大潮,相应的值的比例分别为13%、9%、22%和56%,表明枯季,平流项(ΦA-y最大)对混合与层化的控制可能占主导地位;洪季,应变项(ΦS-y最大)可能占主导地位。无量纲数(m)被用于判别横向平流(ΦA-y)、横向水深-平均应变(ΦS-y)的相对重要性。一个概念性模式被用于显示层化与横向次生流/环流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73.
甘肃省地应力资料分析及近期地震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地应力资料分析及近期地震趋势判断张国英杨国栋(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应力分析异常特征甘肃地震趋势判断1资料甘肃省现有5个地应力观测站,分布在其东部和南部.近5年来,在全国资料评比中,这5个站的资料均被评为优秀,其中刘...  相似文献   
374.
本文论述了2000年的问题对GIS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它所产生的根源,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375.
用一个砂槽模型模拟地下水与河水脱节过程,观测脱节现象与渗流规律,再用饱和-非饱和流理论通过计算机对这些现象和规律进行理论模拟与验证。物理实验和理论模拟得到了相同的认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之前,河水浸润曲线是一条弯向河流的上凹曲线;脱节点不位于河床面而在河床以下的含水层内部;脱节后在河床下形成上下两个饱和层。  相似文献   
376.
酒西盆地南缘晚古生代以来发育的典型冲断—褶皱推覆体隶属于北祁连构造带,自泥盆纪开始,它就拚接于华北板块边缘,成为其一部分,它所经历的构造变迁史是与华北板块紧密相连的,但与塔里木板块却是在二叠纪以后才联合到一起,联合部位在阿尔金断裂带。在伴随华北板块主体一同北向“漂移”的运动中,经历了3次较强烈运动阶段:(1)泥盆纪~石炭纪期间;(2)二叠纪~三叠纪期间;(3)第三纪~第四纪。并有过两个运动和缓时期:石炭纪~二叠纪期间和三叠纪~白垩纪。 推覆体多期推覆作用的发生对酒西盆地基底形态、范围、沉积物类型、有机质演化条件等均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进而给油气赋存亦带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77.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过渡带分界划分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确定和改进划分指标对构建中国生态地理格局有重要作用。土壤作为过渡带的核心部分,其关键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异机制对识别过渡效应和区域特征有指示作用。本文基于土壤二普资料,采用空间模拟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空间特征及与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结果显示,秦巴山区有机碳/全氮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存在3个高值区、1个次高值区和1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布在秦岭、大巴山高海拔区域和嘉陵江以西山地,含量分别为15.03~71.04 g/kg、1782.61~7710.00 mg/kg;低值区沿秦岭北坡的渭河谷地、南五台山和伏牛山分布,含量分别为0.64~6.50 g/kg、110.00~885.96 mg/kg;次高值区主要在汉江两侧、秦巴山地之间海拔< 1000 m及嘉陵江两侧略高于1000 m的山体,含量介于以上二者之间,自西向东呈南北向宽幅逐渐增大的“喇叭状”趋势。综合考虑地形—植被—气候作用,发现秦岭南坡—大巴山北坡有机碳/全氮次高值区分布范围与1000 m等高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上限、1月0 ℃等温线、7月24 ℃等温线较一致,区内1月、7月、季节和全年气温变化较小,各季降雨变幅大,该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主体,北界大致沿都江堰—茂县—平武—文县和秦岭南坡1000 m等高线分布,南以都江堰—北川—青川和大巴山北坡1000 m等高线为界。有机碳/全氮空间变化为亚热带—暖温带的划界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识别典型区土壤过程及生态效应,将全面揭示土壤多维过渡特征及其变异机理。  相似文献   
378.
37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DIMENT FLUSHING OF DONGZHUANG RESERVOIR ON THE JINGHE RIVER@Hongwu ZHANG$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Ouyang ZHANG$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Junhua ZHANG$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tion Commission!zhengzhou 450003 @Guodong WANG$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tion Comm…  相似文献   
380.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ina's provinces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In general, China's development is not sustainable because its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beyond its bio-capacity. The sustainability status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is presented. Ulanowicz's development capacity formula was introduc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diversity. The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impacts is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an economy uses the source and sink servic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n this view, should be a factor in economic output. Development capacity, calculated from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its diversity,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outpu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are presented as a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is relationship.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footprint capacity is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economic output. Increa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s diversity is presented as another way to increase development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